大唐盛世,本应风调雨顺,万民安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部分地区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旱灾。烈日高悬,仿佛要将大地烤焦,农田里的庄稼尽数枯萎,开裂的土地张着大口,似在无声地控诉着上天的不公。河流干涸,水源断绝,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每日为了一口水而愁眉不展。
在长安城中的一座雅致府邸内,宁王李瑁正与几位江湖门派的掌门商议要事。李瑁虽身为皇室宗亲,却对江湖之事颇为热衷,与各大门派交情深厚。“各位掌门,如今旱灾肆虐,百姓受苦,我等江湖中人,理当有所作为。” 李瑁神色凝重,目光扫过众人。
武当派掌门玄风真人率先响应:“郡王所言极是,我武当派愿尽绵薄之力,筹集物资送往灾区。”
峨眉派掌门静云师太也点头赞同:“我峨眉虽多为女弟子,但在这等危急时刻,绝不含糊,定当与大家共赴艰难。”
其他门派掌门也纷纷表态,愿意听从李瑁的安排,齐心协力应对旱灾。当下,众人便开始商讨具体的行动方案。
随后的日子里,各门派迅速行动起来。丐帮弟子凭借其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在各地打探灾情,同时号召帮众捐出粮食和衣物。少林派打开山门,将寺中储存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又组织武僧帮忙搬运物资。华山派弟子则利用其险峻的山势,采集山中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李瑁亲自带领一支队伍,押送着筹集到的救灾粮食和饮用水,深入灾区。一路上,满目疮痍,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李瑁心中一阵刺痛,催促队伍加快前进。到达灾区后,他们迅速搭建起临时的发放点,有序地将物资分发给百姓。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接过粮食,老泪纵横:“多谢各位恩公啊,若不是你们,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李瑁安慰道:“老人家,莫要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度过难关。”
然而,发放物资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的恶霸妄图趁机抢夺物资,中饱私囊。李瑁早有防备,安排了武功高强的江湖弟子在四周巡逻。当恶霸们蠢蠢欲动时,被江湖弟子们迅速制服。经过一番努力,救灾物资顺利地发放到了每一位受灾百姓的手中。
解决了眼前的温饱问题,寻找水源成了燃眉之急。李瑁召集了江湖中精通奇门异术和水利知识的能人异士,一同为百姓寻找水源。
青城派的一位弟子擅长观星望气,他根据星象和地势,推测出在一处山谷中可能有地下水。众人随即前往山谷,经过一番挖掘,果然找到了一股清泉。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感恩。
同时,为了保证水源能够灌溉农田,李瑁又组织人手修建临时灌溉设施。他们利用江湖中的巧思和技艺,制作了简易的水车、水渠。少林武僧们发挥力气大的优势,搬运巨石,加固水渠;武当弟子则运用精湛的木工手艺,打造水车的部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临时灌溉设施很快修建完成,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入干涸的农田,仿佛给大地注入了新的生机。
江湖联盟在旱灾中的积极表现,很快传到了朝堂之上。大多数官僚对江湖联盟的义举表示认可和赞赏,毕竟在这艰难时刻,江湖联盟为朝廷分担了不少压力。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心怀嫉妒,见不得别人好。
御史中丞王仁睿便是其中之一。他嫉妒江湖联盟借此获得的声望,担心会威胁到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于是,他在李隆基面前进谗言:“陛下,江湖联盟此次救灾,看似善举,实则居心叵测。他们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扩充自己的势力罢了。”
李隆基听闻,心中一凛。他深知江湖势力若不受控制,可能会对朝廷造成威胁。但他也不是轻易轻信谗言之人,当下说道:“此事不可妄下定论,朕会派人前往灾区考察,若江湖联盟真有不轨之心,朕定不轻饶。”
王仁睿心中暗喜,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殊不知李隆基派去的考察人员皆是刚正不阿之人。考察人员深入灾区,亲眼目睹了江湖联盟的善举,看到他们不顾辛劳,为百姓发放物资、寻找水源、修建灌溉设施。回京后,考察人员如实向李隆基汇报了江湖联盟的所作所为。
李隆基听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对江湖联盟予以表扬:“江湖联盟虽为民间势力,但在国家危难之际,能挺身而出,实乃我大唐之幸。”
杨玉环听闻江湖联盟在旱灾中的英勇表现,也在宫廷中为他们点赞。她对李隆基说道:“陛下,江湖联盟此次救灾,实在令人钦佩。他们的行为,不仅拯救了灾区百姓,也为天下人树立了榜样。”
李隆基点头称是:“爱妃所言极是,朕已下旨表扬江湖联盟,希望他们能继续秉持侠义之心,为大唐百姓谋福祉。”
杨玉环又提议:“陛下,何不在宫廷中举办一场宴会,邀请江湖联盟的代表进宫,一来表示朝廷的感谢,二来也可增进朝廷与江湖的联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