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也开始了分化对方联盟的行动。他们通过各种关系,与世家大族和皇室宗亲内部的一些成员取得联系。在与这些成员的交谈中,他们详细阐述了李瑁修复水利设施的艰辛和对大唐的重要意义,指出此次联合弹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还暗示这些成员,世家大族与皇室宗亲联合,最终受益的未必是他们,反而可能会破坏朝堂的稳定,损害各方的利益。
在李瑁和他的支持者们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时,朝堂上的局势愈发紧张。世家大族与皇室宗亲联合势力见李瑁迟迟未回应弹劾,以为他心虚,更加肆无忌惮地在朝堂上攻击他。他们不断在朝堂上提起弹劾之事,要求尽快对李瑁进行惩处。
然而,就在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时,李瑁带着收集到的证据和资料,回到了朝堂。朝堂之上,李瑁神态从容,目光坚定。他手持百姓联名信和水利设施修复资料,大声说道:“各位大人,我李瑁在此恳请各位听我一言。此次我调动朝廷资金修复水利设施,实是为了拯救受灾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一封封联名信,皆是百姓们的心声,他们可以证明我此举的初衷。” 说着,李瑁将联名信递给侍从,让他们分发给各位官员。
官员们传阅着联名信,看着信中百姓们真挚的话语,许多人动容不已。李瑁接着说道:“大家再看看这些资料,这是水利设施修复前后的对比。从一片汪洋到如今的良田万亩,这都是修复工作的成果。若我当时拘泥于朝堂商议,等待层层审批,不知要错过多少修复的良机,又要有多少百姓受苦。”
李瑁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让许多原本动摇的官员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情。世家大族与皇室宗亲联合势力见状,心中有些慌乱,但他们仍试图反驳。一位世家大族的官员站出来说道:“即便如此,你未经朝堂商议私自调动资金,也是违反朝堂规矩,不可原谅。”
李瑁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道:“这位大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若一味遵循规矩,而不顾百姓死活,那规矩又有何意义?况且,我在行动之前,也并非没有想过向朝堂请示。但当时情况危急,洪涝随时可能再次爆发,根本来不及走繁琐的程序。我相信,若各位大人身处我的位置,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李瑁的回应让这位官员一时语塞。此时,李瑁派去分化对方联盟的人也传来好消息。在他们的努力下,世家大族与皇室宗亲内部一些成员开始动摇。这些成员意识到,此次联合弹劾可能会引发朝堂动荡,对各方都不利。他们纷纷劝说自己的家族或宗亲,不要再继续与李瑁为敌。
在李瑁的有力反击和分化策略下,朝堂上的局势逐渐发生转变。原本支持弹劾李瑁的官员中,不少人改变了态度。一些中立官员也看清了事实真相,选择支持李瑁。世家大族与皇室宗亲联合势力见势不妙,试图挽回局面,但已无力回天。
最终,这场朝堂危机以李瑁的胜利而告终。那些弹劾李瑁的奏章被驳回,李瑁的清白得以证明。朝堂上的官员们对李瑁的智慧和勇气更加钦佩,他在朝堂上的威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经历这场危机后,李瑁深知朝堂局势变幻莫测,自己今后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为大唐百姓谋福祉的决心。他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复杂的朝堂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推动大唐的发展。
李瑁回到府邸后,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杨玉环。杨玉环听后,既为李瑁感到骄傲,又为他的安危感到担忧。她说道:“瑁郎,你此次能化解危机,实在是太好了。但朝堂斗争如此险恶,你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瑁握住杨玉环的手,深情地说:“玉环,我知道。但只要能为大唐百姓做实事,我就不会害怕这些困难。有你的支持,我更加有动力了。”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李瑁和杨玉环相互依偎,共同展望未来。他们深知,大唐的发展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