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积极推动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深度融合,使得大唐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之际,他心中始终惦记着另一件大事 —— 朝堂礼仪制度的改革。尽管此前多次提出改革建议均遭遇重重阻力,但李瑁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的筹备工作中。
李瑁深知,若想让朝堂礼仪制度改革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和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于是,他派遣了众多学识渊博的史官和务实的官员,深入到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朝堂事务中去探寻。这些史官们日夜翻阅古籍,从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中收集那些成功改革礼仪制度的宝贵案例。他们仔细研究每一个案例的背景、过程以及最终带来的积极影响,试图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大唐的朝堂礼仪改革找到可借鉴的模式。
与此同时,负责收集现实数据的官员们则深入朝堂的各个角落,详细记录当前繁琐礼仪制度对政务处理所造成的影响。他们观察官员们在繁琐礼仪流程上所耗费的时间,统计因为礼仪程序复杂而导致的政务延误次数,甚至还收集了一些因为礼仪纠纷而引发的官员间矛盾的案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数据报告,清晰地展示出繁琐礼仪制度在实际政务运作中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在充分准备之后,李瑁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在一次重要的朝会上,他神情庄重地站在朝堂之上,再次提出了朝堂礼仪制度的改革方案。这一次,他手中拿着那叠厚厚的资料,底气十足地向满朝文武详细阐述改革的必要性。
李瑁首先说道:“诸位大人,我大唐以礼仪之邦着称,朝堂礼仪本应是彰显国威、规范秩序的准则。然而,如今的礼仪制度却日益繁琐,逐渐偏离了其初衷。” 他翻开手中的数据报告,继续说道,“据详实统计,在日常政务处理中,官员们因遵循繁琐礼仪,耗费了大量宝贵时间。例如,一次普通的朝会,从官员们排班、行礼到仪式结束,往往要花费数个时辰,而真正用于讨论政务的时间却所剩无几。这导致众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国家大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商讨和决策,严重影响了我大唐的发展。”
接着,李瑁又列举了历史上成功改革礼仪制度的案例。他讲述了前朝某个时期,因礼仪制度过于繁琐,导致朝廷内部效率低下,官员之间矛盾重重。后来,新帝即位,大胆改革礼仪制度,简化了不必要的程序,使得朝廷政务处理变得高效有序,国家也因此走向繁荣昌盛。“我们大唐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应让繁琐的礼仪制度成为前进的绊脚石。改革礼仪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我大唐的长治久安。” 李瑁言辞恳切地说道。
这一次,李瑁的发言引起了朝堂上的一阵骚动。许多官员开始低声议论,他们对李瑁所提供的数据和案例深感震惊,也对改革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那些年轻有为、渴望改变的官员,他们对李瑁的改革方案表示出强烈的支持。
一位年轻的谏议大夫率先站出来,抱拳说道:“李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年轻官员,每日目睹繁琐礼仪对政务的阻碍,心中焦急万分。如今李大人提出如此详实的改革方案,实乃我大唐之幸。我等愿全力支持改革,为提升朝堂效率贡献力量。”
在这些年轻官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表达对改革的认同。尽管仍有部分保守派官员对此心存疑虑,但在众多官员对改革的积极响应下,他们的反对声显得有些微弱。
唐玄宗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聆听着李瑁的阐述以及官员们的讨论。他看到了李瑁对改革的坚持,也感受到了众多官员对改革的期待。同时,李瑁所提供的改革方案的合理性也深深打动了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唐玄宗终于做出了决定。
唐玄宗缓缓说道:“李瑁,朕看到了你对朝堂礼仪改革的用心与执着,也认可你所提出方案的合理性。朕决定,同意在一定范围内试行礼仪制度改革。希望你能不负朕的期望,将改革顺利推行,为我大唐朝堂带来新的气象。”
听到唐玄宗的决定,李瑁心中一阵激动。他深知,这是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无数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成果。他立刻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为我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一切。”
朝堂上,支持改革的官员们也纷纷跪地谢恩。他们深知,这一决定为大唐朝堂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他们施展抱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得到唐玄宗的许可后,李瑁迅速行动起来。他组建了专门的改革小组,成员包括那些支持改革的年轻官员以及对礼仪制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改革小组首先对试行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他们选择了几个政务繁忙且具有代表性的部门作为试点,包括吏部、户部和刑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