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王翦勒住战马,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混乱的村庄。只见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大的不过十二三,小的只有五六岁,个个双眼赤红,脸上带着一种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狂躁和戾气。他们三五成群,有的在村路上无意识地奔跑冲撞,口中反复念咒;有的围着村中那口唯一的水井,手拉着手,疯狂地转着圈,尖声嘶喊;更有甚者,正用石块、木棒疯狂地砸着村里供奉的简陋社祠,神主牌位被扔在地上踩踏,香炉倾倒,香灰洒了一地。
一个壮实的汉子试图抱住自己那才八岁却像头小牛犊一样乱撞的儿子,却被那孩子低头狠狠一口咬在手腕上,顿时鲜血淋漓。汉子痛呼着松手,孩子立刻又汇入奔跑的人流。另一个妇人哭喊着去拉自家女儿,却被女儿猛地推倒在地,旁边几个狂躁的孩子立刻围上来,对着妇人又踢又打,撕扯她的头发……
这哪里还是孩子?分明是一群被无形丝线操控、充满了破坏欲的提线木偶!
“蒙武!”王翦的声音冷得掉冰渣。
“末将在!”
“以伍为单位,散开!目标——所有狂躁孩童!首要任务,控制!不许伤其性命!敢反抗者,可击其非要害处使其失去行动能力!如有成人趁乱作祟,格杀勿论!”王翦的命令斩钉截铁,“王豹!带你的人,给我护住村口的老弱妇孺!清点人数,安抚人心!”
“喏!”蒙武和王豹轰然应诺。
三百锐士如同黑色的潮水分开,沉默而迅猛地冲入混乱的村落。他们训练有素,三五人一组,盯住目标,配合默契。对付这些被邪异力量驱使的孩童,军士们显出了极大的克制和技巧。有人以盾牌护身,强行冲入乱撞的孩童群中,用盾面巧妙格挡开砸来的石块;有人看准时机,从侧后扑上,双臂如同铁钳,死死箍住孩童的腰身,任凭其如何踢打撕咬也不松手;更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专门对付那些转圈或破坏祠庙的,一个箭步上前,用带着厚厚皮手套的大手,精准地捂住孩童的口鼻——并非要其窒息,而是利用瞬间的憋闷感打破其诡异的专注状态。
“噗!”一个军士的肩甲被石块砸中,发出闷响。
“啊!”另一个士兵的手臂被一个红了眼的大孩子狠狠咬住,牙齿隔着皮甲都深陷进去。
“按住他!别伤着!”蒙武怒吼着冲上前,一脚踹开一个想扑上来撕咬同伴士兵的小身影,反手用剑鞘在那孩子颈后轻轻一磕。那孩子身体一软,瘫倒在地。
场面依旧混乱,但秦军锐士的介入,像一块投入沸水的坚冰,迅速冷却着失控的局势。孩子的哭闹尖叫和士兵的呼喝呵斥混在一起,但那种被童谣统摄的、整体性的疯狂氛围,正在被强行切割、压制。
王翦没有下马,他端坐在战马上,如同一尊冰冷的铁像,断水剑横于鞍前。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混乱的战场,最终,定格在村子北头那片黑黢黢的野树林边缘。
那里,远离火光和喧嚣,风雪似乎也小了些。一个瘦小的身影,穿着齐国平民常见的褐色葛布短褐,正静静地伫立在雪地里,面朝着混乱的村庄。他手里似乎拿着什么东西,正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地拍打着。
王翦的眼神陡然锐利如刀。直觉告诉他,那就是旋涡的中心!他双腿一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朝着那片黑暗冲了过去。蒙武见状,立刻招呼一队亲兵紧随其后。
马蹄踏碎积雪,飞快逼近。离那身影还有十数步时,王翦猛地勒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嘶鸣。借着雪地反射的微光,王翦终于看清了。
那是一个身形佝偻、干瘦得如同风干枯木的老妪。她满头稀疏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脸上沟壑纵横,如同刀刻斧凿。最诡异的是她的眼睛,浑浊发黄,眼白占了大半,瞳孔缩得极小,像两点凝固的墨,此刻正直勾勾地“望”着王翦的方向——王翦分明感觉到那目光的穿透力,仿佛并非依靠视力,而是某种更阴冷的东西。
她枯瘦如鹰爪般的手里,捧着一面巴掌大小的皮鼓。鼓身呈暗褐色,似乎是某种动物的皮蒙制,边缘缀着几颗小小的、颜色暗淡的兽牙和染成黑红色的鸟羽。此刻,她那布满老年斑的、枯槁的手指,正以一种极其古怪、仿佛带着某种粘滞感的节奏,“咚…咚…咚…”地敲击着鼓面。那鼓声并不响亮,甚至有些沉闷,但每一下,都仿佛直接敲打在人的心坎上,与远处村庄里孩子们混乱癫狂的呐喊声隐隐合拍!
鼓点!是这鼓点在操纵!
“妖妇!”蒙武厉喝一声,挺戟便要上前。
“慢!”王翦沉声喝止。他翻身下马,一步步走向那老妪。断水剑在鞘中嗡鸣,一股凛冽的煞气自他身上弥漫开来,周围的寒意似乎又重了几分。
那老妪对王翦的逼近毫无反应,依旧沉浸在自己那诡异而粘稠的鼓点节奏里,浑浊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干瘪的嘴唇微微翕动,似乎在无声地念诵着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