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的战车停在一片空地上,周围布满了楚兵的岗哨。亲卫们点燃了火把,火光摇曳,将战车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地上,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项燕坐在战车的木板上,手里拿着一个陶碗,碗里盛着些温热的粟米粥。他慢慢喝着粥,目光却落在战车的车轴上。那车轴是用坚硬的楠木制成的,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发亮,看不出任何异常。
“将军,该歇息了。” 一个亲卫上前说道,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夜里风大,小心着凉。”
项燕接过披风,搭在肩上,却没有起身。他看着车轴,沉默了片刻,对亲卫说:“把车轴上的木塞取下来。”
亲卫愣了一下,随即应道:“是。” 他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插进车轴一端的木塞里,轻轻一撬,木塞便掉了下来。木塞里面是空的,露出一个细小的孔洞。
项燕示意亲卫退后,然后自己伸手进孔洞里,摸索了片刻,掏出一卷用防水的帛布包裹着的东西。他将帛布展开,里面是一本薄薄的布册,上面用墨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火光下,布册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 那是一份名册,上面记录着数十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籍贯、年龄和技艺:
“咸阳匠工赵仲,年三十五,善铸铜,曾参与骊山陵铜车马铸造。”
“栎阳匠工孙平,年四十二,善制木,曾参与阿房宫梁柱打造。”
“雍城匠工周亮,年三十七,善冶铁,曾参与秦军弩机锻造。”
……
每一个名字,每一项技艺,都与骊山陵和秦宫的建造有关。这,正是骊山陵工匠名册的一部分。
项燕轻轻抚摸着布册上的字迹,眼神复杂。这份名册,是他花了三年时间,通过潜伏在秦国的间谍,一点点收集到的。骊山陵是嬴政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陵墓,里面藏着无数的秘密和财富,而这些工匠,就是打开这些秘密的钥匙。
“将军,这份名册……” 亲卫看着布册,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他虽然不知道名册上具体写了什么,但从项燕的神情来看,这份名册一定非同小可。
项燕将布册重新用帛布包裹好,塞进车轴的孔洞里,然后把木塞塞回去,恢复原状。他看着亲卫,语气严肃地说:“这份名册,关系到楚国的生死存亡,绝不能泄露出去。你要记住,除了我,任何人都不能碰这个车轴,哪怕是你,也不行。”
亲卫郑重地点点头:“属下明白!”
项燕站起身,走到战车边,看着远处的汝阴战场。夜色里,那座用秦军尸体堆成的 “楚” 字隐约可见,像一座黑色的丰碑,矗立在水泽边上。他知道,这份名册,将会是楚国对抗秦国的重要武器。
骊山陵的工匠们掌握着秦国最顶尖的技艺,无论是铸造、冶炼还是建筑,都远超楚国。如果能将这些工匠从秦国手里抢过来,或者利用他们掌握的技艺,楚国的军事实力和生产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骊山陵里藏着嬴政的许多秘密,比如秦军的新式武器图纸、秦国的重要粮仓位置,甚至可能还有嬴政的陵墓布局。如果能通过这些工匠,获取这些秘密,楚国就有可能找到秦国的弱点,从而打败秦国。
“将军,您是想……” 亲卫似乎猜到了项燕的心思,试探着问道。
项燕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看着远方的星空,语气低沉地说:“嬴政想要用骊山陵来彰显他的威严,想要让秦国永世长存。但他没想到,他耗费心血修建的骊山陵,他视若珍宝的工匠们,终将成为他的催命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李信败了,嬴政一定会派王翦来。王老将军用兵如神,我们想要打败他,光靠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智谋,需要利器,需要这些工匠们掌握的技艺。”
亲卫恍然大悟,原来将军早就开始为对抗王翦做准备了。他看着项燕,眼里充满了敬佩。
项燕转身回到战车上,对亲卫说:“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拔营起寨,返回寿春。另外,密切关注秦国的动向,一旦发现王翦率军前来,立刻禀报。”
“是!” 亲卫领命而去。
项燕坐在战车上,重新拿起陶碗,喝了一口粟米粥。粥已经凉了,但他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他看着车轴上的木塞,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嬴政,王翦,你们等着吧。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而这份藏在车轴里的名册,将会是压垮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夜色中,楚兵的营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水泽的呜咽声,在汝阴的夜空里回荡。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