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皮甲,甲片边缘磨出了毛边,却难掩挺拔的身形。他单手握住枪杆,猛地发力,铁枪在他手中转出个漂亮的枪花,枪尖划破空气发出 “咻” 的锐响,惊得周围操练的士兵纷纷侧目。
“秦军在祭剑。” 项梁走下了望塔,脚步声踏在朽坏的船板上咯吱作响,“王翦那老贼的断水剑据说能斩马断粮,今日祭剑,怕是午后就要渡河。” 他目光落在项羽手中的残枪上,眼神复杂,“这杆枪太重,你尚且年幼,不如换柄新枪。”
项羽摇头,指尖摩挲着枪杆上的刻痕 —— 那是项燕生前刻下的战阵图,每一道纹路都藏着枪法要诀。“祖父的枪,怎能换?” 他突然挺枪刺出,枪尖精准戳中十步外的木桩,木屑飞溅中,露出里面嵌着的半截秦箭,“待我用此枪挑了王翦的头颅,为祖父报仇!”
项梁轻叹一声。这孩子自小力能扛鼎,学剑不成却偏爱枪法,项燕留下的兵书倒背如流,只是性子太过刚猛。他转头看向营外的淝水,雾气渐散,能看到秦军的楼船正在集结,帆上的 “秦” 字大旗刺眼夺目。
“你且随我去见范增先生。” 项梁道,“他昨日观天象,说今日将有‘刃光冲斗牛’之兆,或许与秦军祭剑有关。”
穿过错落的营帐,来到一处靠着水边的茅舍。范增正坐在竹案前,用龟甲占卜,案上摆着三枚青铜钱,纹路磨损得几乎看不清。见两人进来,他抬起布满皱纹的脸,目光落在项羽手中的残枪上,突然 “咦” 了一声。
“范先生,占卜结果如何?” 项梁急忙问道。
范增没有回答,反而起身走到项羽面前,手指轻轻抚过枪头。那枪头是铁制的,却泛着青铜般的光泽,边缘因常年劈砍而卷起,却依旧锋利。最奇特的是枪头与枪杆连接处,刻着一个极小的 “宛” 字 —— 那是楚地宛城的标记,当年宛城以铸剑闻名,秦破楚后,所有铸匠都被押往咸阳。
“此枪枪头,非寻常铁料。” 范增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老朽年轻时曾见过欧冶子后人铸器,其法需以陨铁掺青铜,锻打百次而成,成品色如淡金,坚逾精钢。你看这枪头纹路,正是‘百炼水波纹’。”
项羽闻言,急忙将枪头凑到阳光下。果然,枪头表面有细密的纹路,像是淝水的波浪凝固而成,在光线下流转着暗金色的光泽。他之前只当是枪头生锈,如今看来,竟是特殊的锻造痕迹。
“方才秦军祭剑时,此枪可有异动?” 范增突然问道。
项羽一愣,随即点头:“就在一刻钟前,枪身突然发烫,还微微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叫。” 他指了指自己的腰间,那里还留着一块红痕,是方才握枪时被烫到的。
范增眼中精光一闪,快步走到案前,拿起一枚青铜钱递给项羽:“你握紧此钱,再握枪试试。”
项羽依言照做,刚将青铜钱攥在手心,握住枪杆的手突然传来一阵强烈的震颤,枪头竟与青铜钱产生了共鸣,发出细微的 “嗡嗡” 声。项梁脸色骤变:“这是…… 同频之兆?”
“正是。” 范增沉声道,“此枪头与秦人的青铜兵器同源。当年宛城铸匠为秦所迫,既铸秦剑,也为楚军造器,所用材料皆是同一批陨铁。王翦的断水剑,想必也是宛城所出。”
话音未落,营外突然传来士兵的呼喊:“秦斥候靠近!”
项羽猛地挺枪就往外冲,项梁急忙拉住他:“不可鲁莽!秦军斥候定是来探查虚实,待我派兵驱赶即可。”
“怕什么!” 项羽甩开他的手,皮甲摩擦着枪杆发出声响,“正好让我试试祖父的枪利不利!” 说着,他已冲出茅舍,柘木枪杆在地上拖出一道浅痕,枪头迎着阳光,泛着凛冽的寒光。
范增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此子有霸王之姿,却也有破军之相。那断水剑既已鸣响,必是感应到了此枪,今日两军相遇,恐有变数。”
项梁走到门口,望着项羽持枪立于营前的身影,少年身姿挺拔如松,手中残枪虽旧,却透着一股慑人的气势。远处秦军斥候的马蹄声越来越近,雾中隐约能看到玄色的衣甲,他握紧了腰间的剑 —— 那也是一柄宛城所铸的剑,却远不如断水剑与项燕残枪这般奇特。
【三:剑枪共鸣,雾中的淡金锋芒】
秦军斥候在距离楚营三里处被拦下。两名楚兵举着戈矛挡住去路,马蹄扬起的尘土中,项羽持枪而立,枪尖直指斥候的咽喉。那斥候不过二十余岁,见对面是个少年,眼中露出轻蔑,刚要拨马冲过去,却被项羽突然刺出的一枪逼得急忙躲闪。
“叮” 的一声脆响,枪尖与斥候的剑鞘相撞,溅起火星。斥候只觉手臂发麻,心中大惊 —— 这少年看似年幼,力气却大得惊人。他正要拔剑反击,项羽已收回长枪,顺势横扫,枪杆重重砸在马腿上,战马痛嘶一声,将斥候掀翻在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