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尽头是座依山开凿的地下作坊,顶部用木梁支撑着,渗出的水珠滴落在青铜釜中,发出清脆的声响。数十个半人高的青铜大釜架在兽形足的炭炉上,釜沿雕刻着繁复的巫祭纹样,有的是衔烛的烛龙,有的是持剑的门神,釜中翻滚着粘稠的淡黄色液体,表面漂浮着细碎的毛发与指甲,热气蒸腾间,那股腥甜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 正是熬制到一半的人脂。
釜边散落着残破的楚宫绣袍与银质发簪,一枚嵌着绿松石的步摇还插在炭灰里,宝石被烤得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墙角堆着数十具干瘪的尸身,皮肤都呈现出被剥离油脂后的蜡黄色,紧紧贴在骨头上,双眼圆睁,仿佛还在承受烈火焚身的痛苦。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有几具尸身的手臂还保持着伸向铜釜的姿势,指骨断裂处渗出的血早已凝固成黑褐色。
“这些都是楚宫的宫女和罪奴。” 白发巫女被押进来,目光扫过尸堆时没有丝毫动容,仿佛看到的只是柴薪,“楚亡在即,卜尹说荧惑星犯紫薇垣,大秦气数将尽,需用生人脂膏祭祀荧惑星,再以血书传信六国,才能换来复国之机。这些人,都是献给星神的祭品,能为大楚殉葬,是她们的福气。”
“福气?” 李信怒不可遏地踹翻身边的铜釜,“当啷” 一声巨响中,滚烫的人脂泼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腾起的白烟中竟夹杂着类似女子哭嚎的尖细声响,听得人头皮发麻。一名亲兵不慎吸入白烟,当即剧烈咳嗽起来,嘴角竟溢出一丝血沫。
王翦抬手阻止了还要发作的李信,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作坊各处。在作坊最深处的木架上,数千支已制成的红烛整齐排列,烛身裹着细麻布,上面用朱砂绘制着荧惑星的图腾,烛芯却比寻常蜡烛粗壮数倍,用丝线缠绕着,隐隐能看到里面裹着异物。木架旁的石台上,还放着十几卷未用完的素帛,边角已被油脂浸透,泛着油光。
“取一支红烛来。” 王翦沉声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断水剑的剑柄。
亲兵小心翼翼地取下一支红烛,刚递到王翦面前,便见烛身突然渗出细密的油珠,顺着朱砂纹样缓缓流淌,像是在流泪。王翦用断水剑的剑尖轻轻挑开烛芯外层的油脂与丝线,里面竟裹着一缕暗红色的丝帛,被油脂浸透后早已与烛芯融为一体,只能隐约看到上面有暗红色的痕迹。
“这是什么?” 王贲凑上前来,火把的光芒在丝帛上晃动,照亮那些模糊的字迹,“像是用血写的文字,楚文的笔法。”
白发巫女见状突然剧烈挣扎起来,铁链在她手腕上勒出深深的血痕:“不能碰!那是太子丹的血书,是六国盟约的信物!你们这些秦狗碰了,会遭天谴的!荧惑星会降罪于你们,让大秦二世而亡!”
燕丹二字让王翦瞳孔骤缩,仿佛被无形的冰锥刺中。他清晰地记得三年前荆轲刺秦失败后,燕王喜为求自保,亲手斩杀燕丹,将其头颅装入鎏金函中献往咸阳,至今还封在章台宫的冰窖里。若这真是燕丹的血书,为何会藏在寿春的烛芯里?难道在刺秦之前,燕丹便已与楚国暗中勾结?
“把所有红烛都搬出去,仔细拆解烛芯,任何丝帛碎片都不许遗漏。” 王翦当即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另外,彻查这座作坊的主管是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王贲,带十名锐士搜查作坊,任何文书、器物都要带回中军帐。”
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搬运红烛时,李信在作坊西北角的暗格里发现了一具穿着锦袍的尸体,胸口插着一柄青铜匕首,刀柄上刻着巫祝的符文,手边散落着一枚刻有 “楚巫祝?景焕” 字样的玉牌。王翦俯身查看,发现尸体的指甲缝里嵌着暗红色的丝帛碎屑,嘴角还残留着黑色的血迹 —— 显然是在销毁证据时被人灭口,且凶手用了剧毒。
“将军,您看这个。” 一名亲兵举着块残破的木牍跑来,木牍边缘被火燎过,上面用楚文刻着十六个字:“荧惑守心,以脂为灯,血书传信,六国同仇。”
王翦摩挲着木牍上深刻的刻痕,指尖能感受到刻字人当时的急切。他突然想起淮水冰渡时陈默的血书,想起那句 “扶苏公子实乃芈氏血脉”,想起昌平君在郢城之乱中失踪的传闻。楚地的反秦势力,远比他想象的更加隐秘,也更加庞大,竟能将手伸到燕国太子身上。
这时,一名正在搬运红烛的亲兵突然惊呼:“将军!这烛芯里的丝帛…… 在渗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支被拆开的红烛上,丝帛正缓缓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烛身流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洼,形状竟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三: 血书显秘,亡秦者武】
中军帐内点着十二支青铜灯台,火光却依旧驱散不了浓重的阴霾。数十支红烛被整齐地摆在案几与地上,士兵们正用银匕小心翼翼地拆解烛芯,丝帛碎片被放入铺着细沙的铜盘里,已有满满三盘。王翦坐在帐内西侧的胡床上,指尖摩挲着怀中的芈氏玉佩 —— 那是项燕当年赠予他的信物,如今却成了联系项羽的纽带。项羽已经出发去往上郡三日,蒙恬会相信这个项燕之孙吗?他会不会察觉到扶苏的身世秘密?而这燕丹的血书,又藏着怎样足以颠覆大秦的阴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