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火?” 王翦立刻明白过来,“他们在祭坛上点燃信号火,是在向淮水方向传递消息!”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押着一个浑身是血的汉子走上祭坛 —— 是睢阳叛乱的头目,被秦军在城西北角楼抓获。那汉子见了青铜鼎,突然狂笑起来:“王翦!你以为破了睢阳就完了?昌平君大人已在淮水布下天罗地网,你们秦军的头颅,迟早要装满七尊鼎!”
王贲一脚将他踹倒在地:“骊山工匠在哪?还有几尊鼎?”
汉子吐着血沫,眼神疯狂:“我不会说的!你们等着瞧,下个月十五,纪山庙会,楚人的先祖会保佑我们复……”
“纪山庙会?” 墨翟突然插话,“纪山是楚国王室的祖坟所在地,每逢二月十九有庙会,现在虽不是大会日,但楚遗民仍会偷偷祭祖。”
王翦盯着那汉子:“你刚才说‘鼎合七方’,七方是不是指魏、楚、赵、韩、燕、齐、秦?昌平君想收集七国的青铜鼎,用祭祀诅咒大秦?”
汉子的脸色突然变了,显然被说中了要害。王翦不再多问,示意士兵将他押下去审讯。墨翟摸着鼎耳上的机关图,突然道:“上将军,这图纸虽然是假的,但其中的锁链结构很特别,像是墨家的‘转射机’改良版。”
“转射机?” 王翦想起《墨子?备城门》中的记载,那是一种能旋转发射弩箭的守城器械。
“没错。” 墨翟用青铜矩尺比划着,“这假图纸里藏着真结构,你看这处齿轮的角度,其实是转射机的瞄准刻度。昌平君故意把真信息混在假图纸里,既怕被我们识破,又想传递给同伙。”
王贲突然一拍额头:“父亲,大梁地宫壁画最后那段未完成的画,画的是秦军大营外插着‘王’字帅旗,旁边有白虎图腾 —— 昌平君的目标是您!他想用七鼎祭祀诅咒您,动摇秦军军心!”
王翦的指尖划过鼎耳上的 “墨” 字刻痕,心中已明了大半。昌平君勾结墨家叛徒,利用魏地遗民叛乱,用青铜鼎祭祀制造恐慌,实则是为了掩盖他在淮水集结兵力、藏匿骊山工匠的真相。而那些刺着 “楚” 字的首级,不过是混淆视听的幌子。
“传令下去。” 王翦转身对亲兵道,“封锁睢阳消息,对外只说平定小股盗匪。王贲,你带五千人马,乔装成楚地商人,秘密前往淮水追查骊山工匠的下落。墨翟先生,烦请您解读图纸里的真结构,务必找出转射机的改良秘密。”
“是!” 王贲和墨翟齐声应诺。
祭坛上的火把渐渐燃尽,天边泛起鱼肚白。王翦独自站在青铜鼎旁,望着睢水东流的方向,怀中的和氏璧碎片微微发烫。他突然想起大梁地宫的流沙陷阱,想起壁画上未完成的 “王” 字帅旗 —— 昌平君的网,比他想象中撒得更广。
鼎内的褐色浆液已凝固成硬块,七颗首级静静地躺在底部,额头的 “楚” 字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红光。王翦弯腰捡起一颗首级,指尖擦去上面的朱砂痕迹,首级的耳后竟有一个极小的墨点 —— 那是墨家弟子的标记。
“原来如此。” 王翦低声道,“这些首级不是秦军,也不是普通百姓,是背叛墨家投靠昌平君的叛徒。昌平君用他们的头颅祭祀,既是立威,也是向墨家示威。”
远处传来鸡叫,睢阳城内的哭声终于停歇。王翦将首级放回鼎中,目光坚定 —— 他不会让昌平君的阴谋得逞,这七尊青铜鼎,终将成为平定楚地的战利品。
【四: 地脉传警,淮水那边的阴云】
当天午后,睢阳的清理工作已近尾声。王贲带着乔装的士兵离开睢阳,墨翟则在临时帅帐里解读机关图纸,王翦站在帐外,望着楚地方向的天空,云层越来越厚,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上将军,审讯有结果了。” 亲兵捧着一卷竹简走出帐内,“那叛党头目招了,昌平君确实在淮水的寿春集结了项燕的旧部,还收编了墨家邓陵氏的弟子,一共三万余人。骊山工匠被藏在寿春的楚王旧宫,正在铸造新的兵器。”
王翦展开竹简,上面的供词与他的推测一致:七尊楚鼎分别藏在魏、楚、赵、韩四国的旧都,睢阳这尊是第一尊,下一尊在楚地的陈城。昌平君计划在纪山庙会时,将七尊鼎集齐,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诅咒秦军大败。
“纪山庙会是什么时候?” 王翦问道。
“下个月十五,是纪山的小会日。” 亲兵回答,“叛党说,昌平君会亲自去纪山主持祭祀。”
墨翟这时从帐内走出,手里拿着一张草图:“上将军,图纸里的真结构解读出来了,是改良版的连弩车,一次能发射六十支毒箭,箭尾系着铁链,可回收重复使用,射程能达到百丈开外。”
“六十支毒箭?” 王翦的脸色凝重,“比墨家典籍记载的多了一倍,昌平君的军备比我们预想的更强。”
墨翟指着草图上的齿轮:“但这连弩车有个致命缺陷,发射三次后齿轮会过热崩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破敌。另外,图纸里还藏着一条密语,‘砂出骊山,剑归淮水’—— 看来骊山的赤丹砂不仅用来制颜料和毒,还用来铸造兵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