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点了点头,眼神凝重:“这绝不是巧合。楚谍故意将这刻字的礁石沉在江底,等着大潮退去后显露出来,就是为了制造恐慌,动摇民心。而这青膏泥,很可能是他们从骊山陵偷来的,目的是暗示这‘谶语’是‘天意’,是从皇陵里传出来的,让百姓们相信大秦真的要亡了。”
渔民们也围了过来,看到礁石上的刻字和王贲的神色,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害怕,有的疑惑,还有的被这 “谶语” 勾起了心思,小声嘀咕着 “难道大秦真的要完了”。
周阿福看着礁石上的字,心里也慌了 —— 他虽然恨秦军不管潮灾,却也不想看到天下大乱,要是大秦真的分裂了,他们这些渔民只会更惨。他忍不住问道:“将军,这…… 这字是真的吗?始皇帝真的会……”
“胡说!” 王贲厉声打断他,“这都是楚谍的阴谋!他们故意刻下这些字,就是为了煽动民心,挑起叛乱!始皇帝英明神武,大秦江山稳固,怎么会因为几句谣言就分裂?你们要是相信这些鬼话,就是中了楚谍的计!”
他转头对赵佗道:“让人把这礁石围起来,不许任何人靠近!再派几个士兵,带着这青膏泥的样本,立刻去骊山陵,让那边的人查验,看看青膏泥是不是从陵里偷的,有没有内鬼!另外,把吴七带过来,我要亲自审问他!”
赵佗立刻领命,安排士兵们围住礁石,又让人去准备青膏泥样本。很快,被捆住的吴七就被带了过来,他看到礁石上的刻字,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王将军,你看到了吧?这是天意!始皇帝死而地分,大秦的末日就要到了!你们这些秦狗,迟早会被天下人推翻!”
【四: 膏泥溯源】
王贲没有理会吴七的叫嚣,只是盯着他的眼睛:“这礁石是怎么回事?上面的字是谁刻的?青膏泥是从哪里来的?老实交代,我可以饶你一命!”
吴七冷笑一声:“我凭什么告诉你?你们秦狗害死了那么多楚地百姓,我就算是死,也要看着大秦灭亡!”
“冥顽不灵!” 赵佗上前一步,拔出腰间的短刀,架在吴七的脖子上,“再不说,我就一刀割了你的舌头!让你再也说不出一句煽动的话!”
吴七脸色一白,却依旧嘴硬:“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不会出卖沛公和兄弟们的!”
“沛公?” 王贲心中一动,“你说的沛公,就是刘邦吧?这礁石和谶语,是不是刘邦让你布置的?青膏泥是不是他从骊山陵偷来的?”
吴七眼神闪烁了一下,显然被王贲说中了要害。王贲见状,继续道:“你以为刘邦是真心为了楚地百姓吗?他不过是想利用你们的苦难,达到自己的野心!等他真的推翻了大秦,只会把你们当成棋子,用完就扔!你要是现在交代,我可以向朝廷求情,免你死罪,让你回老家种地,不用再跟着刘邦做乱臣贼子!”
吴七的心理防线渐渐松动了,他看着礁石上的刻字,又看了看王贲,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道:“是…… 是沛公的谋士郦食其让我们做的。这礁石是我们从会稽山运来的,上面的字是郦食其带来的人刻的,青膏泥也是他送来的,说这是从骊山陵的地宫外围偷来的,让我们涂在礁石上,好让百姓们相信这是‘天意’。”
“郦食其?” 王贲皱紧眉头,“他还让你们做了什么?刘邦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郦食其说,等这‘谶语’传开后,就让我们在钱塘江口多布置些这样的礁石,再煽动周边的渔民和百越部落,一起发动叛乱,牵制秦军的主力。” 吴七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他还说,刘邦会在彭城联合六国余党,同时起兵,等拿下彭城后,就会派大军来支援我们,一起攻打咸阳。”
王贲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明白了楚谍的全盘计划 —— 他们想用 “谶语” 制造恐慌,用渔民和百越部落牵制秦军南线,再联合六国余党在北线起兵,南北夹击,推翻大秦。而骊山陵的青膏泥,就是他们用来增强 “谶语” 可信度的工具,暗示这是 “皇陵显灵”,是 “天意” 要亡秦。
“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 王贲对赵佗道,“再派人去彭城方向侦查,看看刘邦是不是真的在准备起兵。另外,加强钱塘江口的布防,仔细搜查江底,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刻字的礁石,绝不能让楚谍的阴谋得逞。”
赵佗立刻领命,带着士兵们押走了吴七。王贲站在礁石旁,看着上面的 “始皇帝死而地分”,又看了看手里的青膏泥样本,心里满是沉重 —— 楚谍的阴谋远比他想象的更庞大,他们不仅联络了渔民、百越部落和六国余党,还能从骊山陵偷运青膏泥,说明咸阳一定有内鬼,而且职位不低。
“将军,青膏泥样本准备好了,派人送去骊山陵吗?” 一个士兵问道。
“嗯。” 王贲点头,“让送信的人务必小心,路上可能有楚谍的埋伏。另外,把这里的情况写一份详细的奏折,快马加鞭送到洞庭湖,禀报我父亲,让他知道楚谍的阴谋,也好早做准备。”
士兵立刻去准备了。王贲望着远处的钱塘江,潮水已经完全退去,江面上恢复了平静,可他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 ——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楚地乃至整个大秦的土地上悄然酝酿。
渔民们已经散去,有的去抢救渔船,有的回家安抚家人,礁石旁只剩下秦军士兵们在守卫。王贲走到礁石前,伸出手,摸了摸上面的刻字,指尖传来冰冷的触感。他心里暗暗发誓:无论楚谍的阴谋有多大,无论咸阳有多少内鬼,他都会坚守在钱塘江口,守护好大秦的南线,不让 “始皇帝死而地分” 的谣言成真,不让天下再次陷入战乱。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钱塘江面上,波光粼粼。王贲站在江岸边,腰间的秦剑在余晖下泛着寒光,身后的秦军士兵们整齐地站着,像一尊尊挺拔的石兽,守护着这片被潮水和阴谋裹挟的土地。而那尊刻着谶语的巨礁,静静地卧在江滩上,像是一个沉默的警告,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