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你见多识广,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骨阵?” 李信问道。
吴伯颤巍巍地探头看了看坑底,连连摇头:“老奴没见过…… 不过老奴听祖辈说,楚地有巫蛊之术,会用尸骨摆阵,诅咒敌人。这‘秦’字,怕是咒我大秦兵败啊!”
“巫蛊之术?” 李信冷笑一声,“不过是装神弄鬼罢了。这些尸骨,看布片和兵器的样式,像是十几年前的 —— 十几年前,正是昌平君在楚地作乱的时候,说不定是昌平君的残部死后,被人特意埋在这里,摆成‘秦’字,等着今日我们挖出来,扰乱军心。”
他站起身,对赵佗道:“传我命令,让民夫退后,派五十名精锐士兵下去,把尸骨小心清理出来,看看下面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另外,封锁工地,不许任何人外传这里的事,免得引起恐慌。”
士兵们拿着铁铲和布巾,小心翼翼地走进坑底。清理尸骨的过程格外压抑,每一具尸骨都带着死前的痛苦痕迹,有的尸骨怀里还抱着残破的布偶,像是平民百姓;有的尸骨穿着残破的甲胄,显然是兵士。士兵们一边清理,一边低声议论,脸上满是不忍和愤怒 —— 这些人,不管是平民还是兵士,都死得太惨了。
“将军!这里有块石碑!” 一名士兵突然喊道,手指向 “秦” 字的右下角。
李信连忙走过去,只见士兵们清理出一块残破的石碑,石碑埋在尸骨堆下,只露出半截,上面刻着模糊的楚文。吴伯凑过去,辨认了半天,说道:“将军,这上面写的是‘昌平君部,永镇秦寇’—— 果然是昌平君的残部!”
昌平君,当年秦相吕不韦的门客,后来在楚地叛乱,被王翦率军平定,没想到他的残部死后,竟被人埋在这里,摆成 “秦” 字骨阵。李信心中的疑虑更甚:是谁把这些尸骨埋在这里的?是昌平君的旧部?还是刘邦、项氏的人?他们这么做,仅仅是为了诅咒秦军,还是有其他目的?
【三:鼎足初露】
清理工作持续到深夜,坑底的尸骨被陆续抬上来,堆在河堤边,像一座小山。士兵们累得满头大汗,却没人敢懈怠 —— 坑底的景象太过诡异,每个人都想尽快弄清楚这背后的秘密。
“将军,坑底挖到底了!” 一名士兵在坑底喊道,“下面有硬东西,像是金属!”
李信心中一动,立刻走到坑边:“小心挖,别弄坏了!”
士兵们用小铲子一点点清理坑底的泥土,金属物的轮廓渐渐显露出来 —— 那是一个巨大的青铜构件,表面刻着繁复的纹饰,有饕餮纹、云雷纹,还有龙纹,显然是古代的礼器。士兵们继续清理,发现这只是构件的一部分,向上凸起,像是某种器物的腿。
“这是…… 鼎足?” 吴伯突然惊呼起来,声音都在发颤,“老奴在咸阳见过周室礼器的图样,这纹饰、这形状,是周室九鼎的鼎足!”
“九鼎鼎足?” 李信的瞳孔骤缩。他虽未见过九鼎,却听过无数关于九鼎的传说 —— 九鼎是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相传,是天下共主的象征,后来周室衰落,九鼎遗失,有的说沉在泗水,有的说毁于战乱,没想到今日竟在邗沟的万人坑底,发现了九鼎的鼎足!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鼎足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完整的鼎足终于显露出来。那鼎足有一人多高,碗口粗细,青铜质地,表面的纹饰虽有锈蚀,却依旧清晰,饕餮纹的眼睛用绿松石镶嵌,在火把的光芒下泛着幽光。鼎足的底部刻着一个 “豫” 字 —— 豫,是九州之一,对应今日的河南一带,显然这鼎足是 “豫州鼎” 的一部分。
“真的是九鼎鼎足!” 吴伯激动得老泪纵横,伸手想要触摸鼎足,却被李信拦住了。
“吴伯,你确定这是九鼎鼎足?” 李信问道,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 —— 九鼎太过珍贵,怎么会出现在邗沟的万人坑底?
吴伯连连点头:“将军放心!老奴当年在咸阳的少府监当过差,见过九鼎的拓片,这纹饰、这‘豫’字,和拓片上的一模一样!只是…… 只是九鼎怎么会在这里?按说九鼎应该沉在泗水才对!”
李信蹲下身,仔细查看鼎足。鼎足的表面有明显的撞击痕迹,像是被人故意砸断的,断口处还残留着泥土,显然是被人从其他地方运来,埋在万人坑底的。他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昌平君的残部尸骨、摆成 “秦” 字的骨阵、周室九鼎的鼎足,这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是有人故意将鼎足埋在这里,和尸骨一起,等着秦军发现,制造混乱?还是鼎足原本就藏在这里,被昌平君的残部发现,用来陪葬?
“将军,这鼎足怎么办?” 赵佗问道,“是运回去交给王将军,还是留在这里?”
“先留在这里,派重兵看守。” 李信站起身,“这鼎足太过重要,贸然运走会引人注意。等查清这背后的阴谋,再做打算。另外,再派些人,在鼎足周围仔细挖掘,看看有没有其他的鼎足,或者藏起来的书信、兵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风骨:王翦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