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契天工 ——” 第二句口诀落下时,第一滴金色血珠刚好流入鼎耳的饕餮纹缝隙里。鼎耳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祭坛下的汞河停止了逆流,漩涡里的人影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银色的光点,从汞河里升起,围绕着鼎耳旋转。
陈妪紧张地盯着巴清的脸色,她的嘴唇没有泛白,气息也还算平稳,看来血脉与鼎气的呼应很顺利。但就在这时,鼎耳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金色血珠在纹路里停滞不前,像是被什么东西挡住了 —— 是李斯私印残留的 “相权之气”!
“主母,用剑!” 陈妪急声喊道,“赤霄剑有九鼎巫纹,能破相权之气!”
巴清立刻会意,将赤霄剑的剑尖抵在鼎耳上,剑身的玄鸟纹与鼎耳的饕餮纹贴在一起,赤色光带瞬间侵入鼎耳内部。只听 “咔嚓” 一声轻响,鼎耳里传来一阵细碎的破裂声,像是冰层碎裂,金色血珠再次流动起来,这次的速度更快,顺着纹路,一路流入鼎耳深处。
“气镇山河 ——” 第三句口诀刚念完,鼎耳突然迸发出一阵耀眼的金光,将整个怀清台都照亮了。蒙烈和赤霄军精锐下意识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只见鼎耳的顶端,竟有金色的血珠不断涌出,在空中凝成一个个细小的血滴,然后这些血滴开始汇聚,渐渐形成了模糊的人影。
“那是……” 蒙烈瞪大了眼睛,他看清了人影的形态 —— 那是十二个高大的身影,穿着铠甲,手持长戈,身形魁梧,竟像是传说中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只是这些人影是用金色血珠凝成的,还带着淡淡的汞雾,看起来虚幻却又威严。
陈妪也惊得后退了一步,手里的青铜血槽差点掉在地上:“是十二金人虚影!传说大禹铸九鼎时,曾在鼎内封存了‘镇国之像’,后来始皇铸十二金人,就是仿照鼎内的影像 —— 主母的血契,竟引动了鼎内的镇国之像!”
巴清念出最后一句口诀:“永固秦封 ——” 话音落下的瞬间,十二个金人虚影突然齐齐跪下,朝着巴清的方向行了一礼。他们的铠甲上刻着细密的纹路,与始皇陵出土的青铜车马纹路一致,手中的长戈顶端,还泛着淡淡的汞光,像是用骊山的水银铸造的。
鼎耳的震动渐渐平息,饕餮纹不再吐雾,祭坛下的汞河也恢复了正常的流向,顺着沟渠缓缓流淌,银色的水面上,还残留着金人虚影的倒影。巴清手腕上的伤口已经止住了血,鼎契纹的光芒也弱了下去,只是掌心的赤霄剑,却比之前更烫了,剑身的玄鸟纹里,似乎多了一丝金色的纹路 —— 那是鼎气与剑的融合。
“血契成了?” 蒙烈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看着那些渐渐消散的金人虚影,心里满是敬畏 —— 他从未想过,主母竟有如此能力,能引动九鼎内的镇国之像,这怕是连始皇都做不到。
陈妪走到鼎耳旁,指尖沾了点鼎壁上残留的金色血珠,血珠在她指尖化作一缕金光,融入她的体内。她脸上露出一丝释然:“成了,鼎躁平了,李斯的相权之气也被鼎气压制了。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渐渐消散的金人虚影上,“这些金人虚影,不该只是镇鼎这么简单,它们的铠甲纹路里,似乎藏着什么东西,像是…… 始皇陵的布局图。”
【四:虚影藏秘,咸阳异动】
金人虚影完全消散时,天边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阳光透过怀清台的窗口,洒在祭坛上,给青铜鼎耳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巴清从阵眼上站起来,手腕上的伤口已经结痂,只是掌心还残留着鼎气的温热,她摸了摸赤霄剑,剑身的金色纹路还在闪烁,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陈妪,你刚才说金人虚影的纹路里有始皇陵的布局图?” 巴清走到鼎耳旁,仔细观察着鼎壁上的饕餮纹,纹路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金色血珠痕迹,顺着纹路看,竟真的能看出几分陵寝通道的轮廓,“难道九鼎与始皇陵,本就是一体的?大禹铸九鼎镇龙脉,始皇修陵寝镇天下,两者共用一条气脉?”
陈妪点头,她将《连山易》残卷重新卷好,残卷上的甲骨文已经暗了下去,却留下了几道金色的痕迹,与鼎耳上的纹路一致:“极有可能。当年始皇让人将九鼎迁入咸阳,却一直没有公开九鼎的下落,民间都说九鼎沉在了泗水,可依我看,九鼎怕是被始皇藏在了始皇陵的地宫里,与汞河相连,用九鼎的气脉,护住他的陵寝,也护住秦朝的气运。”
巴清想起之前在骊山祭鼎时,始皇曾抚摸着地宫的水银江河图,说过 “阿清,你用朕的钱养军队,朕用你的汞造陵墓” 的话。那时她只当是始皇的权谋试探,如今想来,始皇怕是早就知道九鼎与汞河的关联,也知道她的殷商血脉能与九鼎沟通,只是一直没点破,想借她的手,稳住九鼎的气脉。
“主母,您看这个。” 蒙烈突然指着祭坛下的汞河,汞河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金色的薄片,像是从金人虚影上掉落的,他用一根涂了丹砂的木杖将薄片捞起来,递到巴清面前,“这薄片摸起来像金属,却又比金属轻,上面还有纹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