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过来。" 他声音嘶哑,喉结剧烈滚动。李斯上前小心翼翼捏住丝绦末端,轻轻一抽,竟从断裂的冕板夹层中拉出一卷鲛绡包裹的竹简。鲛绡上绣着繁复的凤纹,在晨光下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 —— 这种用海蚕丝织造的布料是楚国贵族专用,其上的凤纹采用 "通经断纬" 的缂丝工艺,在秦国宫廷绝无仅有。李斯触到布料的瞬间便认出,这与当年华阳太后赏赐给昌平君的锦缎质地完全相同。
竹简展开时发出干燥的脆响,上面用朱砂书写的字迹赫然映入眼帘。最顶端写着 "楚公族芈氏宗谱" 七个大字,笔锋圆润婉转,完全不同于秦篆的方劲凌厉。嬴政的手指抚过竹简表面,那些记载着世代谱系的文字像烙铁般滚烫,从楚武王熊通一直延续到昌平君熊启,每个名字旁都用蝇头小楷标注着生卒年月与封地变迁。当看到 "熊侣(楚庄王)" 的名字时,他突然想起灭楚时从寿春宫中缴获的编钟,其上铭文与此处笔迹如出一辙。
"这...... 这是楚国王族的族谱!" 李斯失声惊呼,他曾在灭楚时见过类似的谱牒,但从未想过会出现在皇帝的冠冕之中。竹简中段赫然写着 "熊启,字昌平,考烈王之子,母秦昭襄王女",旁边还画着简单的血缘关系图,用红线将昌平君与秦国宗室连接起来,红线末端直指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的名字。
嬴政突然想起十年前平定嫪毐之乱时的情景。当时正是这位昌平君与吕不韦一同领兵平叛,那个芈姓贵族在庆功宴上还向他敬酒,鬓边插着楚国特有的孔雀石簪,杯中酒映出对方眼中复杂的光芒。可五年前,正是这个昌平君在郢地举旗反秦,逼得李信大军惨败,二十万秦军将士埋骨楚地。如今想来,那些看似孤立的事件竟被这卷族谱串联成线,织成一张笼罩在秦廷之上的巨网。
"查!给朕彻查!" 嬴政猛地将竹简攥紧,朱砂字迹在掌心晕开,像极了当年平定嫪毐之乱时溅在龙袍上的血迹。他看向跪伏在地的赵高,"这顶冕冠是谁监造的?用的什么木料?夹层是谁做的手脚?" 问话时,他刻意加重了 "夹层" 二字,目光如刀般刺向赵高。
赵高浑身发抖,语无伦次地回话:"回陛下...... 这、这冕冠是三年前由将作少府丞章邯监造,木料用的是蜀地进贡的千年梓木,按阴阳家规制打造三层结构,夹层...... 夹层按古法应有暗格存放镇煞符咒,可、可奴才不知为何会有这个......" 他偷瞄着那卷竹简,额头上的冷汗浸湿了发髻。
李斯突然注意到竹简末端的细字。在昌平君名字下方,用极小的字体写着 "华阳太后亲封" 五个字,墨迹已经发黑,显然有些年头了。他心头剧震 —— 华阳太后是楚国人,也是当年扶持庄襄王继位的关键人物,这位老太太临终前竟在皇帝的冠冕里藏下如此重磅的秘密。更让他心惊的是,竹简边缘隐约可见 "秦昭襄王三十年" 的字样,那正是秦楚联姻最频繁的时期。
祭坛下突然传来骚动。负责天象的太史令跌跌撞撞跑来,手中的龟甲裂纹清晰可见:"陛下!不好了!星官观测到荧惑守心,正冲紫微垣!心宿三星黯淡无光,火星停留在心宿二旁已逾三日!" 他将手中的星图展开,上面用朱笔标注的火星位置恰好位于代表帝王的星官附近,"而、而且地宫方向的地脉之气全部变黑了!"
嬴政抬头望向骊山,断裂的冕冠在风中摇摇欲坠。他突然想起巴清被召回咸阳时说的话:"九鼎怨气太重,需以仁德化解,否则必有反噬。" 当时他以为是妖言惑众,将这位巴蜀寡妇软禁在地宫附近。现在看来,那场让巴清失明的变故,或许早已预示着今日的裂冠之兆。
赵高哆哆嗦嗦地呈上备用的通天冠,却被嬴政一把挥开。他捡起地上的半块冕板,断裂处的木纹竟诡异地组成 "楚" 字的轮廓。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照在竹简上,那些朱砂字迹仿佛活了过来,顺着他的指尖爬上手背,变成细小的血色纹路,如同楚地巫蛊之术留下的印记。坛下的风越来越大,吹得祭旗猎猎作响,恍惚间竟像是楚人的招魂幡在摇曳。
【三:秘卷惊宫?旧怨重燃】
咸阳宫的偏殿气氛压抑如凝冰。嬴政坐在铺着玄色毡毯的榻上,残冠已被取下,头顶的伤口用金疮药敷着,但头皮下的刺痛丝毫未减,仿佛有无数细针在同时扎刺。那卷楚国王族谱系摊在青玉案上,由四名内侍捧着四角,竹简上的朱砂字在宫灯映照下泛着不祥的红光,与殿角青铜鼎中跳动的火焰相互呼应。
"章邯在哪?" 嬴政把玩着断裂的玉簪,簪首的龙纹正好断在龙眼处,像是被生生挖去了眼睛。这对玉簪本是楚地贡品,当年华阳太后亲自为他簪上,说 "楚玉镇邪,保我儿平安",如今想来字字皆是讽刺。殿外传来甲胄碰撞声,将作少府丞章邯被两名武士押着进来,这位曾监造皇陵的能工巧匠此刻面如死灰,铠甲上还沾着工坊的木屑,显然是从工地上直接押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