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大人请看!" 蒙毅指向豫州鼎,他的甲胄上已凝结了一层白霜,说话时呼出的白气格外浓重。此刻九座鼎的汞泪渗出已达顶峰,银白色的液体顺着各自的纹饰流淌,豫州鼎如瀑布般倾泻在基座上,青州鼎沿夔龙纹盘绕而上,最终在鼎口形成珠帘般的水幕。最令人心惊的是,每座鼎的汞泪轨迹都截然不同,却又隐隐遵循着某种规律,仿佛天地间无形的脉络正在这些青铜重器上显现。
胡毋敬打开锦盒取出铜镜,这面出土于周王室太庙的透光镜边缘雕刻着天干地支,镜面打磨得光滑如镜。他调整角度让晨光透过镜面,将豫州鼎的汞泪阴影投射在西侧的白墙上。光影交错间,墙上竟浮现出清晰的线条 —— 三道断开的横线排列成三行,中间一行的横线中段微微隆起,形成奇特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
"这是…… 经卦符号!" 胡毋敬声音发颤,急忙让卫士举来更多铜镜,"快!把所有鼎的泪痕都投射到墙上!" 卫士们迅速行动,九面铜镜从不同角度将九座鼎的汞泪阴影分别投射到殿内四面墙壁,原本杂乱的银线在光影转化下,竟都变成了规整的卦象线条。胡毋敬从怀中取出龟甲片,用炭笔迅速临摹着墙上的符号,他的手指因激动而颤抖。
李斯凑近豫州鼎的投影,只见三道阴爻(- -)整齐排列,中间一爻的断裂处恰好与鼎身饕餮纹的缺口吻合。胡毋敬铺开随身携带的竹简残片,那是早年从周王室废墟中发掘的《连山易》片段,竹黄色的简片上刻画的符号与墙上投影如出一辙,只是更为古老质朴。"是兑卦!" 老者抚着胡须惊叹,花白的眉毛因激动而耸起,"《连山》以艮为首,兑为泽,位居东南…… 可这是单卦,需得六爻成重卦才对。"
他转向其他投影,发现冀州鼎投射出艮卦(?),青州鼎是坎卦(?),徐州鼎为巽卦(?),扬州鼎显现离卦(?),五座鼎的投影各成一卦,却始终凑不齐完整的六爻。胡毋敬取出算筹在地面演算,排列出的卦象始终差最后一爻,他喃喃自语:"不对,应有六爻才对,《连山》终卦必是六爻全备……"
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周青带着两名士兵捧着铜盘闯入,甲胄上沾着的泥土还带着湿气。"廷尉大人,地宫封土上的血色符号开始褪色,渗出的液体与鼎泪成分相同!" 周青话音未落,铜盘中的黑土突然冒出白烟,那些来自骊山地宫的黑色泥土像是沸腾般翻滚,与殿内的汞蒸气相遇,在半空凝结成细小的银珠,如同天降星尘。
奇妙的景象随之发生。当银珠飘落至雍州鼎时,原本停滞的汞泪突然加速流动,在鼎身外侧形成两道平行的横线,恰好与豫州鼎的兑卦组成六爻重卦。胡毋敬急忙调整铜镜角度,将两座鼎的投影重叠在同一面墙上,一个完整的卦象赫然显现 —— 上兑下兑,六爻皆阴,正是纯兑卦象。阳光透过窗棂恰好照在卦象中央,让那六道阴爻泛着银白色的光泽。
"兑为泽,双兑相叠……" 胡毋敬的手指在竹简上快速滑动,那些用朱砂书写的古老爻辞在晨光中仿佛活了过来,"《连山》六十四卦,兑卦居末!可这还不是终卦,终卦应有更特殊的变爻……" 话音未落,所有鼎的汞泪同时剧烈波动,纯兑卦的最上爻突然断裂,化作一道倾斜的折线,在墙上形成诡异的符号,如同山峰倾倒。
李斯注意到一个细节:每道汞泪流经的纹饰都对应着九州的山川走向,豫州鼎的汞泪沿着伊洛河纹饰流淌,在鼎腹形成 "S" 形曲线;冀州鼎的银线则顺着太行山脉纹路蔓延,在鼎耳处形成分支;雍州鼎的汞珠聚集在昆仑纹饰的主峰位置,闪烁着寒光。当这些地理纹饰与卦象线条重合时,水银突然变得粘稠,在鼎壁上凝固成半透明的晶体,将卦象永久烙印在青铜表面,如同天然形成的铭文。
胡毋敬突然想起什么,从锦盒中取出另一卷竹简,这是他珍藏的西周陶罐拓片。"看这里!" 他指着拓片上的 "乂" 形符号,"淳化出土的西周陶罐上,这种符号代表女亡,而这个 ' 十' 字代表男亡!"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雍州鼎的汞珠正凝聚成 "乂" 形,而豫州鼎的晶体上则显现出 "十" 字纹路,与竹简拓片上的符号完全一致。
【三:太庙夜惊?连山终局】
夜幕再次降临时,鼎殿已被重兵围困。三丈高的木栏将九鼎团团围住,栏柱上悬挂着写有 "闲人勿近" 的告示,栏外每隔五步便站着持戈卫士,他们的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如同沉默的雕像。太史令府的官吏们捧着竹简和算筹,记录着汞泪流动的每一个细节,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时辰、流量和形态变化,仿佛在撰写一部天象历法。李斯彻夜未眠,眼前的卦象投影始终变幻不定,纯兑卦的变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在抗拒被解读,又像是在等待某个特定的时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