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纹路在生长。" 蒙毅用剑鞘轻触冀州鼎的腹部。剑鞘接触到青铜表面的瞬间,鳞纹突然亮起青光,一道电流顺着剑鞘传入他的手臂,让他浑身发麻。他仔细观察发现,每片鳞纹的边缘都渗出极细的银线,如同生物的神经纤维,将分散的鳞片连接成完整的网络。当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鼎身时,鳞纹会随着光线角度变化而开合,仿佛在呼吸。太医令随后发现,这种开合频率竟与人体脉搏完全同步。
太医令淳于意带着医工们正在检查倒地的卫兵。他们切开一名卫兵的手臂皮肤,发现皮下组织布满了银色的细丝,如同微型的汞脉网络,这些细丝正随着心脏跳动而蠕动。"这不是普通的汞中毒。" 淳于意用银针刺破细丝,流出的不是血液而是银色的液体,接触空气后立刻凝结成鳞片状的晶体,"这些汞在模仿人体脉络生长,就像...... 在孕育某种东西。" 他将晶体放在青铜鼎旁,晶体竟自动吸附上去,与鼎身鳞纹完美融合。
李斯在雍州鼎下发现了更惊人的现象。昨夜还是青砖铺就的地面此刻竟变得柔软,用匕首插入地面,能感到明显的阻力,拔出时匕首上沾着腥甜的黏液。地面的血溪已经干涸,取而代之的是银色的脉络,这些脉络与九鼎底部的排水孔相连,在地面组成巨大的九宫图案。当一名士兵不慎踩中图案中心时,九鼎同时发出震耳的嗡鸣,所有鳞纹瞬间竖起,如同受到惊吓的兽类,从鼎身剥落的细小鳞甲在空中化作银色的飞虫。
太史令司马迁带来了更糟糕的消息。他彻夜查阅档案,在《秦记》残卷中找到一段诡异的记载:"昭襄王五十二年,河渭泛溢,见巨蛟出骊山,吞舟楫三百。王命铸鼎镇之,埋汞于地脉,以青铜为链,锢其精魄于地宫。" 残卷旁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标注着从骊山地宫到咸阳鼎殿的九条汞脉走向,与此刻地面显现的银色脉络完全吻合。更令人不安的是,图中蛟龙的眼睛位置,恰好对应着雍州鼎的摆放方位。
正午时分,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异变达到第一个高潮。所有九鼎的鳞纹同时张开,露出底下暗红色的金属层,如同受伤的野兽露出血肉。雍州鼎的鼎口突然喷出赤色雾气,雾气中浮现出巨大的蛟龙虚影,它有着虎头蛇身,背上覆盖着青色的鳞片,眼睛是两个燃烧的火球,与《山海经》描述的 "状如牛,苍身而无角" 特征隐隐呼应。虚影在殿内盘旋一周,发出震耳的咆哮,声音如同数百头牛同时嘶鸣,随后猛地冲入鼎中消失不见。
虚影消失后,九鼎的鳞纹开始发生质变。原本青灰色的青铜鳞片逐渐变成青黑色,边缘泛起金属特有的光泽,表面的氧化层如同蜕皮般剥落,露出底下崭新的青铜。最外层的鳞片开始轻微颤动,相互摩擦发出细碎的声响,仔细听竟像是某种古老的咒语。蒙毅发现鳞片的排列方式正在改变,从西周的重叠式逐渐变成类似活物的连续式,仿佛整座鼎正在进化。他想起古籍记载的 "蛟似蛇四足,龙属",此刻鼎身伸出的四个鼎耳竟真的在缓慢变长。
一名年轻的医工好奇地触摸正在蠕动的鳞纹,指尖刚接触到青铜表面,那片鳞纹突然猛地合拢,将他的手指死死咬住。医工惨叫着试图挣脱,却见更多的鳞纹竖起,露出锯齿状的边缘。其他士兵上前帮忙拉扯,竟硬生生扯下一块带血的皮肉,而那片鳞纹上沾染血迹后变得更加鲜红,开合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如同在吸食血液。淳于意用磁石靠近伤口,吸出的不是铁屑而是银色的细丝,这些细丝在磁石表面组成了一个微型的龙形图案。
【三:九鼎噬灵?血汞交融】
午后的鼎殿弥漫着刺鼻的金属腥味。李斯命人将受伤的医工抬出去,自己则盯着雍州鼎上那片沾血的鳞纹。他发现鳞片的颜色正在从青黑向赤红转变,纹路间渗出的不再是银色汞珠,而是暗红色的黏液,这些黏液顺着鼎身流下,在地面汇聚成小小的血池,池中倒映出的却不是人的影子,而是盘旋的蛟龙。当他将一块青铜碎片扔进血池,碎片竟像活物般被吞噬,水面随即浮现出 "秦" 字的古篆。
蒙毅在检查豫州鼎时,发现鼎耳内侧刻着细小的铭文。这些铭文并非秦篆,而是更古老的蝌蚪文,经过太史令辨认,内容令人毛骨悚然:"以九州为牢,以汞为链,以龙为食,鼎成则秦兴,鼎裂则秦亡。" 铭文周围的鳞纹格外密集,形成类似牢笼的图案,其中一些鳞片上还残留着抓挠的痕迹,仿佛有生物曾试图从内部逃脱。他用布擦拭铭文,竟擦出新鲜的铜屑,仿佛这些文字是刚刚刻上去的。
突然,殿外传来滔天巨浪般的声响。众人冲到门口,看到咸阳城外的渭水正在暴涨,河水变得浑浊赤红,水面上漂浮着无数银色的鳞片,每个鳞片都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河中央形成巨大的漩涡,旋涡中心不断喷出赤色雾气,雾气升空后化作蛟龙形状,朝着鼎殿的方向飞来,如同归巢的候鸟。这些蛟龙虚影飞过之处,屋顶的瓦片纷纷碎裂,露出底下的木梁,而木梁的纹理竟也变成了鳞片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