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种铁锭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作为日后重逢的“凭记”。当巴清和她的同伴们分散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这些独特的铁锭来相互识别。这不仅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也为他们的重逢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纽带。
士兵们排队将兵器投入熔炉,铁戟、弩箭、短刀落入火中,发出滋滋的声响,蒸腾的银雾里,竟飘着淡淡的丹砂香。阿石捧着他的矿铲,铲头还留着上次挖汞矿时的划痕,他迟迟不肯放手,直到周仲拍了拍他的肩:“小子,铲头能熔,可君上教我们的挖矿本事,谁也夺不走。”
阿石咬了咬牙,将矿铲扔进熔炉,银蓝色的火焰瞬间裹住铲头,划痕渐渐被熔铁覆盖。他抹了把脸,转身却见巴清站在熔炉旁,手里拿着那把陪她多年的青铜匕首 —— 匕首柄上刻着 “清” 字,是她刚继承家业时,墨家工匠为她打造的。
“君上,您也要熔了它?” 阿石愣住。
巴清点头,将匕首扔进熔炉:“你们都解甲了,我自然也不能例外。” 她的目光扫过正在熔兵的士兵,声音温和却坚定,“解甲后,你们各回去处:矿工弟兄们回巴蜀的矿场,留意矿脉里的汞液异动 —— 墨家传来消息,骊山的汞矿已出现‘逆流’,恐与鼎阵有关;流民弟兄们入漕帮,长江上的楚系余孽还在劫丹砂船,你们要盯着那些挂着‘楚’字暗纹的货船;墨离,你带工匠们回机关城,修复上次被鼎震坏的机关,尤其是能探测汞毒的‘玄镜’。”
陈牧将最后一面赤霄军的战旗递给巴清,那旗帜上的 “赤霄” 二字是用丹砂染的,边角已被战火磨得破损,旗面上还留着去年对抗匈奴时的箭孔。巴清接过战旗,走到最大的一座熔炉前,亲手将旗帜投了进去。银蓝色的火焰瞬间将旗帜吞噬,丹砂染的字迹在火中化作一缕缕红烟,飘向江面,与雾缠在一起,像极了矿洞里的丹砂尘。
“君上,” 周仲突然喊道,指向熔炉旁的一个木箱,“那是什么?”
巴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木箱里是三百多块巴掌大的青铜片,每块都刻着细小的玄鸟纹 —— 那是用青铜鼎的残片打造的,浸泡过汞液,遇丹砂会发光。“这是‘聚首令’。” 她拿起一块青铜片,递给陈牧,“你们带着它,若他日我需要你们,会在巴蜀的七座矿脉口点燃丹砂烽火,青铜片遇烽火的红光,会显出行军路线。”
士兵们依次领过青铜片,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阿石摸着怀里的青铜片,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去年矿洞塌方时,巴清递给她的那块丹砂 —— 当时她说 “拿着它,能辨方向”,如今这块青铜片,也成了他们的 “方向”。
“还有一事。” 巴清突然提高声音,目光扫过全场,“今日之后,不可再提‘赤霄军’三字,不可再认我为‘君上’。若有人问起,便说你们是巴氏矿场的雇工,因矿难散了伙。” 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锐利,“李斯的人若查问,不可反抗,不可牵连旁人 —— 我已在咸阳备好‘丹砂税册’,就说你们是去各地矿场收税的,定保你们周全。”
雾中的银蓝色火焰渐渐弱了,熔炉里的铁锭已冷却,泛着淡淡的丹砂红,像一块块凝固的血。士兵们望着巴清,没有人说话,却都默默攥紧了怀里的青铜片 —— 那是他们与她之间,无声的誓言。
【三: 玄鸟烙臂承转世】
中军帐后的竹林里,那尊青铜鼎已被重新架起,鼎下燃着少量汞火,银蓝色的火焰将鼎身烤得发烫,鼎耳的裂纹里,渗出的汞液在地上凝成细小的玄鸟形状 —— 这是殷商巫法里的 “血脉引”,能让印记更牢固地附着在皮肤上。
巴清站在鼎旁,手中拿着那套青铜烙具,烙头的玄鸟纹在火中泛着银亮的光 —— 烙具里掺了三星堆金面具的碎屑(去年从矿洞挖出的古蜀遗物),还浸泡过七日汞液,是墨家工匠按《连山易》里的 “巫纹术” 打造的。
“君上,这…… 这是要做什么?” 陈牧看着烙具,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他曾在墨家典籍里见过 “转世印” 的记载,说是能 “承前世之约,启后世相逢”。
巴清将烙具凑近鼎火,银蓝色的火焰舔着烙头,玄鸟纹渐渐变得清晰:“这是殷商巫法里的‘转世印’。” 她解释道,“用鼎灰、汞液和金屑调成的颜料,烙在左臂上。寻常时候是淡红色的胎记,唯有遇丹砂或汞液,才会显形。”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鼎耳的玄鸟纹上,声音变得悠远:“我查过《归藏易》,这种印记能‘记前世之诺,待后世相逢’。今日我们虽散,但万一…… 万一我遭不测,或是你们忘了今日的约定,这印记会替我们记得 —— 记得我们曾是赤霄军,记得我们护过巴蜀的丹砂,护过彼此。”
士兵们面面相觑,阿石第一个走上前,撸起左臂的袖子 —— 他的手臂上还留着矿场的疤痕,那是早年被矿车擦伤的痕迹。“君上,我先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