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卦对应骊山鼎,离卦对应阿房鼎。” 巴清拿起一枚刻着坎卦的龟甲,龟甲的背面有个细小的 “骊” 字,是她上次去骊山时亲手刻的。她将龟甲按在帛书的银霜上,龟甲刚触到织物,便发出刺耳的嘶鸣,甲面的卦纹竟顺着银霜蔓延,像活过来的藤蔓。银霜渐渐凝聚,显露出清晰的篆字:“骊山鼎眼,藏于华清池下,以水克火 —— 需取巫峡寒泉,注于鼎眼三寸处。”
钜子在旁捧着竹简记录,突然 “咦” 了一声:“君上,这字在月光下会动。” 他指着 “寒泉” 二字,月光透过穹顶的星网落在字上,笔画竟微微流动,像泉水在纸上淌。
巴清摇头,将龟甲浸入鼎中汞液:“寻常月光不够。” 她取出龟甲时,甲面的卦象已淡去大半,转而印在帛书背面,形成一幅微型鼎阵图 —— 图上用红点标注着九座分鼎的位置,骊山鼎的红点旁还画着个小太阳,“需得青铜鼎反射的月华,再加上转世印的血引,才能让字不动,显全破阵之法。”
丹房外传来脚步声,这次是沉稳的重踏,伴着腰间铜铃的轻响 —— 是漕帮首领周仲。他穿着漕帮的深蓝短打,裤脚还滴着水,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前,怀中抱着个青铜盒,盒上的锁已被撬开过:“君上,从李斯尸体上搜出的密信。”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卷染血的竹简,“李斯早就在六国余孽里安了‘鼎奴’,共三十六人,每人佩半月纹令牌,负责夺取九座分鼎的‘鼎心’。”
巴清展开竹简,朱砂写的字迹已有些模糊,但 “血祭鼎心,引地脉反噬秦室” 几字仍清晰。她冷笑一声,指尖蘸了点鼎中汞液,在帛书边缘补刻太阳轮纹 —— 轮纹刚成,便与竹简上的半月纹产生共鸣,竹简竟微微发烫,“这太阳轮是殷商‘镇奴纹’,鼎奴见了会失控,正好引他们自投罗网。”
话音刚落,青铜鼎再次震颤,鼎中汞液泛出涟漪,渐渐浮现出怀清台的轮廓 —— 台基处渗出黑色雾气,像墨汁滴在水中,缓缓扩散。巴清的眉头皱起:“怀清台的密道通着楚地地脉,黑雾是汞毒与阴气交融的‘噬人雾’,若不封死,会顺着密道蔓延到漕帮码头。”
她将两卷帛书放进青铜匣,又从袖中取出块巴掌大的青铜片 —— 上面刻着 “聚鼎符”,是用完整的鼎耳残片打造的,能暂时稳住鼎气。“你带赤霄旧部往巫峡矿洞待命。” 巴清将铜匣和青铜片一起交给周仲,眼中闪过决绝,“我亲往骊山,引开鼎奴的注意力 —— 他们要的是鼎器,见我带鼎耳残片,定会追来。”
周仲接过铜匣时,指尖触到匣底的凸起 —— 是个微型机关。他按动凸起,匣底弹出个小暗格,里面藏着三枚青铜令牌,刻着 “清” 字暗纹:“这是……”
“调动漕帮‘水鬼队’和墨家‘机关营’的令牌。” 巴清打断他,“若我十日未归,你便持令牌传令,按帛书计划行事。” 她转身看向丹房的暗门,暗门后是通往骊山的密道,“记住,满月夜之前,务必让阿石拿到铜匣 —— 那是破鼎阵的唯一希望。”
周仲单膝跪地,将令牌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君上保重!赤霄军上下,必护帛书周全!” 他抬头时,巴清已走进暗门,暗门闭合的瞬间,青铜鼎发出一声轻鸣,像是在为她送行。
【三: 密道青铜锁钥——赤霄寻踪】
三个月后的满月夜,巫峡的月光格外亮,像撒了层银粉。怀清台被秦兵围得水泄不通,黑色的秦旗插在台基四周,旗面上的 “秦” 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台阁的门窗都被封死,赵高的亲信李肆正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青铜令旗:“仔细搜!凡是刻着玄鸟纹的物件,都给我带回来!”
而台基下的密道里,阿石正举着一盏青铜灯,灯芯是用丹砂混蜡做的,燃烧时能发出淡红的光,可驱散汞毒雾气。他的左臂缠着墨家特制的鹿皮手套 —— 手套用黑鹿皮制成,浸过巫峡寒泉,能防三成汞毒,此刻手套下的转世印烫得惊人,像揣了块烧红的青铜片。
“前面就是机关门了。” 周仲跟在后面,他的腰间别着两把青铜剑,剑鞘上刻着漕帮的水波纹。密道的墙壁是青灰色的砖,砖缝里填着丹砂,在青铜灯的光下泛着淡红。阿石停在一块刻着玄鸟纹的砖前,这砖比其他砖略凸,玄鸟的眼睛是用青铜片嵌的 —— 正是巴清说的 “机关眼”。
他按动玄鸟眼,墙壁 “轰隆” 一声裂开,露出仅容一人通过的石室。石室不大,中央摆着个青铜祭台,台面上铺着丹砂织的绒布,布上放着个青铜匣 —— 正是巴清留下的,匣盖的太阳轮纹在青铜灯的光下泛着冷光,轮心的鼎耳残片像颗小星星。
“小心汞针。” 周仲提醒,他曾在墨家典籍里见过这种匣子,匣身的缝隙里藏着细如牛毛的汞针,一旦触碰到,汞毒会顺着毛孔钻进体内。阿石点点头,摘下左手的鹿皮手套,露出左臂的转世印 —— 淡红色的印记在灯光下,已隐隐显露出玄鸟轮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