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啊。”大哥感慨道,“好像昨天你还在为无人机的尾翼倾角发愁,今天就成了横跨科技圈和文坛的人物。”
青林翻开书,第一页的空白处,有一行用生物电感应笔写的小字,只有他能看见:“公元2043年,地球与火星的信息航道正式开通。”他想起孟林常说的一句话:“所谓奇迹,不过是无数个‘刚好’的叠加——刚好你有天赋,刚好我有技术,刚好我们都愿意相信,未知的路上总有光。”
远处的发射中心,探测器正带着他们的信号,向火星的夜空飞去。而在东山观测站的档案室里,孟林新画的设计图上,已经标出了下一个目标:“航道三:柯伊伯带”。
青林合上书本,碳纤维吊坠的温度刚好散去。他知道,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开始的结束。当文字与科技相遇,当生物电与星轨共振,人类文明的“信息经脉”才刚刚打通,而他和孟林,不过是这条漫长航道上,最先升起的两艘航船。
夜色渐深,城市的光与天上的星渐渐融为一体。青林摸出手机,给孟林发了条信息:“新书的第一章,我想从火星的黎明写起。”
几秒钟后,收到回复:“刚好,探测器明天就能拍到火星的第一缕阳光。记得把我们的无人机,也写进去。”
屏幕的光映在青林脸上,他笑了笑,转身走向停车场。他的车里,放着孟林刚寄来的礼物——一台迷你生物电打印机,能把大脑里的想法直接转化成文字。下一本书的故事,已经在他的“信息经脉”里,开始流动了。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