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青星的热是死寂的。没有蝉鸣,没有鸟叫,只有风卷着沙砾的呼啸,像某种巨大的生物在呜咽。
失衡的循环
青林在科考船的实验室里找到一台旧显微镜。他把河床的粉末放上去,看到的景象让他胃里一阵翻涌:无数扭曲的微生物在视野里蠕动,它们的细胞膜上布满了孔洞,却依然在疯狂繁殖。
“生态系统彻底崩坏了。”他想起地球的热带雨林,每平方厘米的土壤里都有上万种生物在维持平衡。而这里,只剩下这些被污染扭曲的生命,像一群失控的机器。
第三个月,他遇到了一场冰雹。不是冰做的,而是透明的晶体,砸在地上会碎裂成粉末。青林用容器接了一些,发现那是高浓度的硫酸结晶。他突然明白那些紫黑色的树干为什么能存活——它们的树皮像一层厚厚的铠甲,能抵御这种腐蚀性的攻击。
那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地球,站在老家的小河边。河水是清澈的,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妈妈在岸边洗衣服,泡沫顺着水流漂向远方。他想伸手去摸,河水突然变成了灰绿色,泡沫变成了塑料垃圾,妈妈的身影也消失在浓雾里。
青林惊醒时,发现自己在哭。他摸出那块彩虹玻璃,对着棚顶透进来的微光举起,玻璃上的划痕让折射出的光斑变得破碎而模糊。
“我们也在走同样的路吗?”他想起地球联盟的环境报告:北极冰盖每年融化13.1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垃圾带的面积已经超过法国,亚马逊雨林的砍伐速度比十年前快了40%……那些数字曾经只是屏幕上跳动的符号,现在却和水青星的景象重叠在一起。
旱季快结束的时候,青林在沙地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三趾,像鸟类的足迹,但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他跟着脚印走了半天,在一处岩壁下看到了巢穴——用金属碎片和塑料绳搭建的,里面铺着柔软的灰色绒毛。
一只生物从巢穴里探出头。它有流线型的身体,翅膀像蝙蝠一样覆盖着薄膜,眼睛是浑浊的黄色。看到青林,它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展开翅膀飞了起来。翅膀掠过青林头顶时,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臭氧味。
“是本土生物吗?”青林看着它消失在云层里,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水青星上唯一的飞行动物。它的翅膀薄膜上布满了细小的血管,那是为了适应稀薄的氧气和腐蚀性的大气进化出的结构。
星空下的誓言
青林的压缩饼干吃完了。他开始学着捕猎——用削尖的树枝叉水里的鱼。那些鱼是扁平的,皮肤像砂纸,煮熟后有股淡淡的煤油味,但至少能填饱肚子。
他在科考船的仓库里找到一台旧的无线电发报机。花了整整一个月,他才勉强修好了电池和天线。当发报机发出“嘀嘀嗒嗒”的声音时,青林的手在发抖。
“这里是水青星,坐标……”他报出光脑捕捉到的模糊定位,“重复,这里是水青星,有谁能收到吗?”
信号发出去了,像投入深渊的石子,没有任何回音。
雨季再次来临时,青林已经能熟练地加固棚子,储存干净的水源。他在岩壁上刻下日历,每道刻痕代表一个地球日。到第四百二十道刻痕时,他数了数,自己已经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快十四个月。
那天傍晚,天空意外地放晴了。不是水青星常见的铅灰色,而是透出一种浑浊的橘红色。青林坐在科考船的甲板上,看着太阳落下——那是一个巨大的橙红色球体,边缘模糊不清,像被蒙上了一层纱。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星星出来了。
不是地球上璀璨的星河,只有寥寥几颗亮星,在厚重的云层间若隐若现。但青林还是看呆了,他想起小时候在天文馆里看到的星图,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而这里的星星,像被遗弃的钻石,散落在肮脏的绒布上。
“如果我能回去……”他对着星空轻声说,“我要告诉所有人这里的样子。”
他想起地球的蓝天,白云,雨后的彩虹,春天里抽芽的新绿。那些他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这里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他突然明白,环保不是一句口号,不是政府报告里的数字,而是每一次随手关灯,每一次垃圾分类,每一次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是无数个微小的选择,在守护着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
裂缝
第五百天,空间裂缝再次出现了。
那天青林正在收集树干汁液,突然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扭曲的光带,像有人用画笔在铅灰色的画布上划了一道彩虹。他瞬间明白了什么,疯了一样跑回科考船,把背包里的“纪念品”全部塞进怀里——那块彩虹玻璃、贝壳、写着日记的本子、还有那片灰色的羽毛。
裂缝越来越大,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青林感到一股强大的拉力,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拽着他。他最后看了一眼水青星:灰绿色的水域,紫黑色的树干,橘红色的天空,还有远处盘旋的那只翼状生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