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用更温和的法子?”青林忍不住问他,“比如喝些浓茶,或是起身活动片刻。”
孙敬正在抄写《论语》,闻言停下笔,指节因握笔太久而发白:“温和的法子容易让人懈怠。就像这麻绳,松一分就可能睡过去,紧一分才能记住此刻的警醒。我家境贫寒,能在此读书已是不易,若不抓紧每一刻,岂不是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青林看着他脖颈上那圈淡淡的红痕,突然想起星际航行学院的模拟训练——系统会用微弱的电流刺激嗜睡的学员,却远不及这麻绳勒颈的痛楚来得直接。他摸出神经连接仪,调出孙敬的生物体征数据:心率偏高,血压不稳,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生理指标异常触目惊心。
苏秦的刺股则更令人心惊。青林有次撞见他正用一枚磨尖的铜锥刺向自己的大腿,锥尖刺破皮肉的瞬间,他牙关紧咬,额头上渗出冷汗,眼神却变得异常明亮,仿佛疼痛唤醒了某种潜藏的力量。刺完后,他甚至不处理伤口,只是用布巾简单一裹,便立刻投入到书本中。
“苏兄就不怕伤了根本?”青林递过自己应急包里的止血药膏——这是星际航行必备的医疗用品,能快速止血消炎。
苏秦看着那银白色的药膏,犹豫片刻后接了过去:“怕,但更怕一事无成。”他涂抹药膏时,手微微颤抖,“我曾游说诸侯,却处处碰壁,归家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若不能功成名就,我苏秦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青林的心被这句话狠狠砸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因为模拟考试失利就消沉数日的样子,想起同学间为了学分争执不休的琐碎,突然觉得那些所谓的“挫折”,在苏秦的锥刺股、孙敬的绳悬梁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
深秋的一个雨夜,书舍的油灯被风吹灭。孙敬摸黑去点灯时,不慎从矮凳上摔了下来,脖颈处的麻绳勒得他险些窒息。苏秦闻声赶来,借着窗外的闪电,青林看见孙敬的脖颈上起了一道深深的紫痕,却只是摆摆手说没事,爬起来继续点灯。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青林在黑暗中说,神经连接仪的全息屏幕突然亮起,投射出柔和的蓝光——这是他启动了应急照明功能,“我家乡有种提神的法子,不用受苦。”
他教孙敬用冷水洗脸保持清醒,教苏秦按压虎口的穴位缓解困倦,甚至用仅存的能量启动了神经连接仪的浅层催眠功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进入深度休息状态,恢复精力。
“兄台的法子果然奇妙。”孙敬在蓝光下看着竹简,眼神清亮了许多,“这蓝光虽不如油灯温暖,却让人头脑清明。”
苏秦则对青林描述的“未来”充满好奇:“兄台说,你们那里的人可以轻易读到天下书?不用再这般苦读?”
“是。”青林的声音有些低沉,“书很容易得到,可……很多人却不珍惜。”
苏秦沉默了许久,用铜锥轻轻敲着案几:“易得的东西,人们总以为取之不尽。就像这灯火,若不用心守护,随时可能熄灭。”
青林的心猛地一颤。他突然明白,悬梁刺股的真正意义,或许不在于肉体的痛苦,而在于那份“守护灯火”的决心——在知识匮乏的年代,他们用极端的方式对抗懈怠,守护着心中那束名为“希望”的光。
神经连接仪的警报声在一个雪夜突然变得尖锐。全息屏幕上的能量条彻底归零,时空坐标开始剧烈闪烁——这是强制脱离的最后征兆。
青林知道自己必须离开了,却舍不得这两个在寒夜里苦读的身影,舍不得这书舍里那份近乎偏执的执着。
他将神经连接仪的核心部件拆了下来——那是一块能在黑暗中发出微光的能量晶体,能持续发光数年。他把晶体分成两半,一半递给孙敬:“孙兄,这‘星石’能在夜里发光,不用再费灯油了。”
另一半递给苏秦,“苏兄,它比锥刺更能提神,看着它,就像看着远方的目标。”
孙敬捧着能量晶体,蓝光映亮他脖颈上的红痕:“兄台要走了?”
“我的家乡还有未竟之事。”青林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我会记住孙兄的绳,苏兄的锥。”
苏秦握紧那块晶体,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兄台说过,未来的人能轻易读到天下书。
若真有那么一天,望他们记得,曾有人为了一页竹简,不惜悬梁刺股。”
时空通道开启的眩晕感袭来时,青林最后望了一眼那间简陋的书舍。
孙敬正借着蓝光整理竹简,脖颈上的麻绳已经取下;苏秦站在窗前,手里紧握着能量晶体,目光望向远方的星空。窗外的雪落无声,却仿佛在为这两个即将改变历史的人,铺就一条闪光的路。
再次睁开眼,青林躺在星际航行学院的医疗舱里,制服干净如新。
导师拿着一份报告走进来,语气带着惊叹:“你的神经连接仪传回了一组异常数据,记录了某种高强度学习状态下的大脑活动模式,这对我们的星际航行心理训练有极大启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