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的风裹着沙尘打在脸上,疼得青林龇牙咧嘴。
手里那台从2077年带来的“历史扫描仪”还在嗡嗡响,屏幕裂了道缝,倒还能亮——上面跳动的小红点密密麻麻,像撒了把芝麻,全咸阳城到处都是。
“哪来的野小子?”两个戴铁帽的卫兵揪着他的胳膊站起来。
青林这才看清,卫兵腰上挂着的铜剑不对劲,剑鞘上钻了好些小孔,孔里嵌着亮晶晶的东西,太阳底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扫描仪突然“嘀嘀”叫,屏幕上跳出行字:“检测到磁石阵列,功能:金属定位”。
被拖进大殿时,青林腿肚子都在转。
正当中那高台上坐着个人,黑衣服上绣着金线,脸像刀刻出来的,眼神扫过来,比扫描仪的激光还刺眼。
这就是秦始皇?他下意识摸了摸扫描仪,机器突然投影出片虚影:整个咸阳城像块大棋盘,街道是横横竖竖的线,每个官署屋顶都有个小三角,正跟着人的走动闪红光。
“你身上有‘异物’。”秦始皇说话像砸石头,指了指青林的口袋。
卫兵搜出扫描仪时,青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那黑衣服的人只是拿起来翻了翻,又扔回来:“倒像墨家的机关,就是花哨了点。”
接下来的日子,青林假装是外地来的工匠,在咸阳城里打杂,眼睛却没闲着。他发现这地方处处透着古怪:
官府门口的石狮子,眼睛是空心的,里面藏着铜铃。
谁要是背着大包金银进出,铃就会响,声音不大,却能顺着地下的铜管传到县尉衙门——后来青林才知道,那是因为金银能让铜铃产生共鸣。
市场上收税的小吏,腰间都挂着块巴掌大的铁板,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
收多少钱,就在铁板上划道印,晚上交账时,县丞拿块磁铁一吸,划过的地方会留下黑印,想改都改不了。
最神的是驿站。传送公文的人手里必须拿块木牌,牌上涂着特殊的颜料,遇水会显字,遇火会变颜色。要是有人偷偷拆开公文,颜料就会留下痕迹,比盖印还靠谱。
“这叫‘天网’。”有天晚上,管工程的老工匠喝多了,跟青林念叨,“始皇帝说,贪官就像地里的老鼠,你得知道它从哪钻出来,才能堵住洞。”他指着墙角的排水渠,“看见没?这些渠不光淌水,还能传声。官署里说话大声点,巡逻的卫兵在街口就能听见。”
青林用扫描仪一扫,吓了一跳。排水渠的砖缝里夹着细铜丝,像蜘蛛网似的连成片,一直通到皇宫。难怪那天在大殿上,秦始皇好像什么都知道——原来整个咸阳城都装着“顺风耳”。
秦始皇整治贪官的法子,更是让青林开眼界。
有回,负责修长城的将官想虚报石料数量,多捞点银子。他把石头从东边运到西边,假装是新到的料。可他不知道,每块石头上都用特殊的墨水做了记号,这墨水太阳底下看不见,用宫里特制的灯一照就显形。结果石头刚卸下来,就被巡查的御史逮了个正着。
还有个郡的郡守,偷偷把上交的粮食换成了沙土。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粮仓的柱子里藏着“测重器”——是根空心铜管,里面吊着重物,粮食多了少了,铜管发出的声音不一样。郡守刚把沙土堆进去,咸阳城里的铜钟就响了,三天不到,就被押到京城问罪。
“不是人厉害,是法子厉害。”老工匠说,“始皇帝让人把全国的尺子、秤都换成一样的,谁也别想在度量上做手脚。收税的账本,得用三种颜色的笔写,黑笔记账,红笔改,紫笔盖章,改一次就有一次痕迹,想赖都赖不掉。”
青林发现,秦始皇防患未然的招更绝。
他让每个官员上任前,都得在一块铁板上按手印,然后把铁板存到皇宫里。要是有人冒名顶替,或者偷偷换人,拿新按的手印一比对就知道——原来那时候就有“指纹识别”了。
各地的粮仓、兵器库,门口都有“地秤”。是块大石板,底下藏着杠杆,人或车一走上去,旁边的石柱就会弹出刻度,比现在的体重秤还准。想多带东西出去,门都没有。
最让青林震惊的是“连坐”制度。不是简单的一人犯错多人受罚,而是让官员互相监督。每个部门的小吏,都要每天给上级写“密报”,不用署名,但必须说真话。要是哪个部门出了贪官,而之前没人举报,所有相关的小吏都要受罚。这招让官员们互相盯着,比派多少御史都管用。
有次青林跟着老工匠去皇宫送木料,正好撞见秦始皇审案子。一个县令贪了百姓的盐税,被押到殿上还嘴硬,说自己没拿。秦始皇没说话,让人端来个铜盆,盆里是清水,然后把那县令的官印扔了进去。
奇怪的事发生了。印在水里一泡,水面上漂起一层油花,油花聚成的图案,正好是那县令贪污的数目。原来官印的把柄里是空的,藏着吸油的海绵,每次拿银子时沾的油,都会被海绵吸走,一泡水就显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