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展开画卷,绢本在暮色中发出荧光,诗句的每个字都浮现在空中,组成完整的跃迁通道。他突然注意到“河豚欲上时”的“欲”字,笔画间藏着行小字:“宇宙如春江,万物皆鸭,先知者不是天赋,是肯下水罢了。”
能量场包裹青林时,他最后看到的是苏轼站在江畔的身影。老人正弯腰拾起块鹅卵石,投入水中,涟漪扩散的轨迹与他题画的墨痕完美重合,而那些被放生的鱼苗,正逆着江流,组成“苏”字的形状。
再次睁眼,青林躺在文献修复中心的医疗舱里。同事们围在旁边,手里举着那卷《春江晚景》的摹本:“你总算醒了!摹本在你昏迷时显形,我们发现了这个!”
屏幕上,画轴末端的坐标指向猎户座的一颗宜居行星,行星的海洋里,游动着与鸭形镇纸一模一样的生物。而在摹本的夹层中,藏着片水晶残片,上面刻着苏轼的笔迹:“元丰八年,与青林论春江于惠崇僧舍,知小大不二,时空一理,所谓智慧,不过是肯在当下的水里,做那只先觉的鸭子。”
三个月后,青林主导的“春江计划”获得了星际联盟的批准。探测器发回的影像显示,那颗宜居行星的文明,正用类似《春江晚景》的诗句记录着宇宙规律。启动仪式上,青林展示了苏轼的水晶镜片复制品,当镜片折射的星图与行星的晨昏线重叠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站在台上,望着屏幕上苏轼的画像,突然理解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真正智慧。
那不是简单的咏物,是对宇宙共鸣的深刻洞察——就像鸭子能感知水温的微变,文明也该在日常的细微处,聆听来自星海的低语。
通讯器突然收到段来自那颗行星的信号,解码后竟是《惠崇春江晚景》的吟诵声。
青林望向窗外的钱塘江,潮水正带着星影涌来,像极了苏轼案上那杯旋转的春茶。
这或许是北宋诗人用他的笔墨,为千年后的人类,在宇宙的春江里,放了一只感知水温的鸭子。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