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先生!”青林冲到桌前,笔记本上的《萝卜》已经有了雏形,结尾处写着:“它不是最大的萝卜,但它是第一个在集体农庄的土地上,迎着春风生长的萝卜。”
“怎么了,年轻人?”托尔斯泰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这个故事……会被孩子们记住的。”青林的声音发颤,“他们会知道,只要不放弃,冻土也能长出绿芽。”
托尔斯泰笑了,把笔记本递给他:“帮我签个名吧,就当是来自未来的见证。”
青林接过本子的瞬间,整个木屋突然碎成无数光斑。托尔斯泰的笑声在光雨中渐渐远去,最后留在他耳边的,是句带着煤烟味的俄语:“记住,奇迹不是等来的,是种出来的……”
再次睁眼时,青林躺在实验室的医疗床上,同事正用除颤仪抢救他。“对撞机磁场失控,你被抛到了安全区,昏迷了整整两小时!”
他猛地坐起来,掌心还留着笔记本的触感。他抓过旁边的演算纸,没有写实验报告,而是先画了个发芽的萝卜,旁边写着:“低温下的种子萌发机制——论希望对生物活性的量子增强效应”。
一个月后,青林的论文发表在《植物生理学》杂志上,研究的是极端环境下植物种子的抗逆性表达。文中没有复杂的公式,只配了幅插画:冻土之上,一株绿芽顶着雪花,旁边站着个举着笔记本的作家。
评审团给出的评语是:“第一次有人将科学数据写出了史诗感。”
颁奖典礼那天,青林特意穿了件军绿色棉大衣。他站在台上,没有展示实验数据,只投影出托尔斯泰的笔记本复刻件。
“多年前,一位作家在冻土上写下了一个萝卜的故事,”青林的声音穿过会场,“他其实在告诉我们,科学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更需要相信‘不可能’的勇气。
就像那株绿芽,它不知道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它只知道向上生长。”
台下掌声雷动时,青林仿佛又看见那间木刻楞屋。托尔斯泰坐在茶炊旁,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炉火映着他的络腮胡,与八十多年后的聚光灯重叠在一起。而那株虚构的萝卜,就像穿越时空的种子,在两个时代之间,长出了带着暖意的根须。
散场后,青林收到个包裹,里面是本1953年版的《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选》,扉页上用俄文写着:“赠给相信奇迹的人——来自莫斯科作家协会”。
夹在书里的,还有粒萝卜种子,像托尔斯泰留在时光里的绿色印章。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