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就设在城外的废弃驿站里。扁鹊将病人按症状轻重分开安置:高烧的住一间,咳嗽的住一间,已经出现昏迷的住最后一间。他每天要诊视近百个病人,常常忙到深夜。青林看着他用骨针刺入病人的曲池穴退烧,用汤药维持脱水者的电解质平衡,用最简单的物理降温法(井水浸湿的麻布敷额头)控制体温。
第五天夜里,一个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脸色发紫。青林的芯片显示是急性呼吸衰竭,在现代需要立刻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他急得满头大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扁鹊用银针刺激病人的膻中穴,同时让人不断给病人喂服温热的米汤。
“没用的。”青林忍不住说,“他的肺已经不行了。”
扁鹊没有抬头,手上的动作依旧稳定:“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停。”
那一夜,他们救回了那个病人。当清晨的阳光照进驿站时,病人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青林看着扁鹊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明白:所谓奇迹,不过是永不放弃的坚持。
瘟疫持续了半个月。当最后一个病人退烧时,扁鹊终于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青林给他做检查,发现是过度劳累引发的急性心肌炎。他守在扁鹊床边,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他知道病理机制,却没有治疗药物;他知道护理方案,却没有监测设备。
“别担心。”扁鹊醒来后,反而安慰他,“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他从枕下摸出一卷竹简,“这是我写的《难经》初稿,里面有我对脉学的一些见解。你若能离开这里,便把它传下去吧。”
青林接过竹简,手指颤抖着。他的芯片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视网膜上弹出提示:检测到稳定时空锚点,能量储备足够一次跃迁。
“先生,我……”青林想说什么,却被扁鹊打断。
“你不属于这里,对吗?”扁鹊笑了笑,“你的见识,你的法子,都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
青林愣住了。
“但医者之心,是不分时代的。”扁鹊看着他,“不管用什么法子,能救人,就是好法子。”他顿了顿,“回去吧,回到你的时代去。那里有更需要你的人。”
青林的眼眶突然有些湿润。他想起了自己的时代:有CT机能看穿人体,有抗生素能杀灭病菌,有基因疗法能治愈遗传病。可他从未像此刻这样,真切地感受到医学的温度。那些冰冷的仪器背后,那些精确的分子式背后,不正是一代代医者像扁鹊这样,用生命传承下来的仁心吗?
“先生,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把这个带给后人。”扁鹊递给他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我收集的一些草药种子,或许将来能用得上。”
青林接过布包,紧紧攥在手里。他启动了跃迁程序,手腕上的生物芯片发出微弱的蓝光。在白光吞噬一切之前,他最后看了一眼扁鹊,对方正微笑着向他挥手。
再次睁开眼,青林躺在实验室的急救舱里。周围是穿着白大褂的同事,仪器发出滴滴的提示音。
“青林,你醒了!”助手惊喜地说,“你已经昏迷三天了。时空跃迁成功了!”
青林坐起身,发现自己手里还攥着那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早已干瘪的种子,还有那卷用现代技术都无法完美保存的竹简。
后来,青林成了着名的医学史专家。他没有公开时空穿越的秘密,只是将扁鹊的医案与现代医学进行对比研究,写出了《古代临床思维与现代医学的对话》一书。书中详细分析了扁鹊的诊疗方法,证明了许多传统医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书的最后一页,青林写道:“医学的进步,从来不只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医者仁心的传承。从骨针到激光刀,从草药到基因药,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面对生命时的敬畏与坚持。”
他时常会拿出那卷竹简,看着上面古朴的文字,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穿着藏青色长襦的身影,在月光下整理草药,在瘟疫中救治病人,在生死边缘永不放弃。
那束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光,始终照亮着医学前行的路。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