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亮起来,阿朵和张老栓都凑了过来。照片里的梯田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铺到山顶,田里灌满了水,像镜子一样反光。还有一张是两个寨子的人一起插秧的照片,苗族人的银饰和汉人的头巾混在一起,笑得特别开心。
“这……这是真的?”阿朵指着屏幕,手指都在抖,“后来我们这儿能有这么多水?”
青林点头:“当然是真的!这些都是两寨人一起修的,你们现在合力引水,以后就能种更多的田,收更多的粮食,再也不用为水吵架了。”
王阳明也凑过来看,他虽然看不懂手机这“神物”,但照片里的景象他能明白。他指着照片里的水渠:“你看,这水渠的样子,和我刚才画的是不是有些像?只是更规整些。”
张老栓看着照片,突然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都是为了日子。阿朵,咱们就听这位先生的,一起引水。”
阿朵也点头:“好!我们苗寨出十个汉子,明天一早就去清乱石!”
两拨人就这么和好了,各自回去准备工具。青林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
“小兄弟,你这物件倒是稀奇。”王阳明看着手机,眼里满是好奇,“能把以后的景象装在里面?”
青林把手机递给她,像上次给班昭一样小心:“这叫手机,能存很多东西,照片、文字、声音都能存。刚才那照片,就是后来的人拍的,记录下来给后人看的。”
王阳明接过手机,用手指轻轻摸着屏幕,像在摸一件稀世珍宝。他点开相册,看到一张青林在故宫拍的照片,里面的太和殿金碧辉煌,吓得他赶紧把手机还给青林:“这……这是皇宫?怎么这么气派?”
青林笑了:“这是北京的故宫,是后来的皇宫。您以后也会去北京,还会在宫里给皇帝讲课呢。”
王阳明愣了下,随即笑了:“我一个被贬的驿丞,哪能去皇宫讲课。不过这‘手机’倒真是神物,能让人看见未来。”他从书箱里拿出个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些晒干的草药,“这是我在路上采的,能治中暑,你刚才摔在泥里,怕是受了暑气,喝点草药水吧。”
青林接过陶罐,倒了点草药在手里,闻着有股淡淡的苦味。他突然想起历史课上学的,王阳明在流放路上,不仅没消沉,还到处讲学,帮老百姓解决问题,难怪能“龙场悟道”。
“先生,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们,争水没用,反而要帮他们想办法引水呢?”青林好奇地问。
王阳明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看着远处的竹林:“人心如镜,你若强行去擦,反而会把镜子擦花。不如给他们指条路,让他们自己明白,合作比争斗好。就像这泉水,你若只说‘别争了’,他们不会听;可你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水等着他们去引,他们自然就不争了。”
青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时,远处传来阿朵的声音:“王先生,青小兄弟,我们准备好工具了,明天一早动工!”
王阳明站起来,朝着阿朵挥了挥手:“好!明天我也来帮忙!”
晚上,青林和王阳明住在汉村的祠堂里。张老栓杀了只鸡,煮了锅鸡汤,还拿出自酿的米酒。苗寨的阿朵也带来了腊鱼和糯米饭,两寨的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比过年还热闹。
吃饭的时候,王阳明给大家讲起了他在路上的经历,讲他如何在江西平定匪患,如何给老百姓讲道理。青林也插了几句,讲后来的贵州如何发展,讲火车、汽车如何开进山里,讲手机如何让千里之外的人能说话、能见面。
大家听得入了迷,阿朵的小女儿拉着青林的衣角,好奇地问:“大哥哥,你说的手机,真的能看见我奶奶吗?我奶奶在很远的寨子里,我想她了。”
青林心里一酸,他想起手机里的视频通话功能,赶紧打开,想给小姑娘演示一下,可这里没有信号,屏幕上只有“无服务”三个字。
“现在不行,”青林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但以后可以,以后你拿着手机,就能看见奶奶,还能和奶奶说话,就像奶奶在你身边一样。”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里满是向往。
第二天一早,两寨的人就动工了。苗寨的汉子身手敏捷,像猴子一样在崖壁上爬,把乱石一块块清下来;汉村的人则在山下削竹子、做木架,忙得热火朝天。王阳明也没闲着,他帮着画图纸,还教大家如何把竹子接得更牢,如何让木架更稳固。
青林也想帮忙,可他既不会攀岩,也不会木工,只能在旁边递递工具、送送水。他看着王阳明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历史书上说的“知行合一”,原来这就是“知行合一”——不是光说不做,而是把道理用到实处,用行动去解决问题。
中午的时候,太阳更毒了,有个苗寨的汉子中暑了,晕在地上。王阳明赶紧跑过去,从书箱里拿出草药,用泉水调成糊状,敷在汉子的额头和脖子上,又让人端来凉茶水,喂汉子喝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