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试着做个小玩意儿,”鲁班拿起木刨子,对着黄杨木比划了一下,“前几天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把树枝插在一起玩,散了就哭。我想做个能拼起来、又不容易散的木头块,让孩子们能玩久点。”
青林凑过去看,只见鲁班先用墨斗在木头上弹出直线,线条细得像头发丝。然后他用凿子沿着线条凿,凿子在他手里像有了生命,每一下都凿得又深又准,木屑卷着圈往下掉,落在地上堆成一小堆。
“凿榫卯的时候,得留三分余地,”鲁班一边凿,一边跟青林说,“太紧了,木头会裂;太松了,又拼不结实。就像过日子,太较真了会吵架,太松了又没滋味,得刚刚好。”
青林点点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手。鲁班的手指很灵活,捏着凿子的姿势很稳,凿到拐角的时候,手腕轻轻一转,就能避开木头的纹理,不会把木料凿劈。没一会儿,一块黄杨木就被凿成了长条,上面还刻着凹槽。
“先生,这凹槽是干嘛用的?”青林忍不住问。
“是用来卡另一块木头的,”鲁班拿起另一块木料,“两块木头的凹槽对在一起,就能拼起来,不用钉子,也不用胶水。”他说着,把两块木料往一起一凑,“咔嗒”一声,就拼成了一个小方块,晃了晃,果然没散。
青林看得眼睛都直了。在未来,拼接材料用的是纳米胶、合金卡扣,谁还会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可鲁班做的这个小方块,看着简单,却透着股说不出来的巧劲儿。
接下来的几天,鲁班一直在琢磨这个小玩意儿。他试过用不同的木料,槐木太脆,柏木太硬,最后还是觉得黄杨木最合适。他还调整过凹槽的形状,一开始是方形的,拼起来容易散;后来改成了梯形的,拼起来就结实多了。
有天下午,青林正在院子里晒木屑(鲁班说木屑能当引火的柴火,不能浪费),看见鲁班拿着几块木条,坐在门槛上发呆。他手里的木条有长有短,上面的凹槽也不一样,有的深,有的浅。
“先生,怎么了?”青林走过去问。
鲁班皱着眉头,把木条往桌上一放:“总觉得还差了点。现在拼起来是结实了,可孩子们拼的时候,得按顺序来,要是拼错了,就卡不进去。能不能做个不用按顺序,随便拼都能卡上的?”
青林看着桌上的木条,心里也犯了嘀咕。不用按顺序,随便拼都能卡上?这也太难了吧?
那天晚上,青林躺在床上,还听见木工房里传来“咔嗒、咔嗒”的声音,是鲁班在试拼木条。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些木条和凹槽的形状。
第二天早上,青林醒得很早,一出门就看见鲁班坐在木工台前,眼睛里满是血丝,手里却拿着个完整的木方块,脸上带着笑。
“阿林,你看!”鲁班把木方块递给他,“成了!我昨晚试了一夜,终于做出来了!”
青林接过木方块,入手沉甸甸的,是黄杨木的质感。他试着把方块拆开,分成了六块木条,每块木条上都有不同的凹槽和凸起。然后他随便拿起一块,往另一块上拼,“咔嗒”一声,竟然卡上了!他又换了块,还是能卡上!没一会儿,就把木方块拼好了。
“太神奇了!”青林忍不住喊了出来,“不管怎么拼,都能卡上!”
鲁班笑了,揉了揉熬红的眼睛:“昨晚我看着院里的辘轳,突然想明白了。辘轳的轴和桶,不管怎么转,都能扣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形状能互相卡住。我就试着把木条的凹槽和凸起,做得像辘轳的轴和桶一样,互相咬合,这样不管怎么拼,都能卡上了。”
青林看着鲁班,心里满是敬佩。原来这个看似简单的木方块,是他从辘轳上得到的启发!在未来,发明创造靠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鲁班靠的,是对生活的观察,是一次次的尝试和琢磨。
那天下午,邻居家的孩子听说鲁班做了个新玩意儿,都跑来看。鲁班把木方块递给孩子们,孩子们你争我抢地拼起来,有的按顺序拼,有的随便拼,没一会儿,都拼好了。孩子们笑得特别开心,拿着木方块在院子里跑,嘴里喊着:“真好玩!再也不会散了!”
鲁班坐在门槛上,看着孩子们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他手里拿着块剩下的黄杨木,轻轻摩挲着,嘴里念叨着:“要是这玩意儿能让孩子们多乐呵一会儿,也值了。”
青林看着他的样子,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他见过未来的玩具,有会飞的无人机,有能说话的机器人,可没有一个像这个木方块一样,透着股温暖的巧劲儿。这个木方块,没有复杂的结构,没有先进的技术,却凝聚着鲁班对孩子们的心意,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天,鲁班又做了几个木方块,送给了街坊邻居家的孩子。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每天都拿着木方块在巷子里玩,巷子里满是孩子们的笑声。
有天,一个外地来的商人路过巷子,看见孩子们玩的木方块,觉得很新奇,就找到鲁班,想花高价买几个。鲁班却摇了摇头,笑着说:“这玩意儿不是用来卖钱的,是给孩子们玩的。你要是喜欢,我送你一个,你拿回去给家里的孩子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