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最后看了一眼刘禹锡,对方正用手指轻轻拂过宣纸上的墨字,月光落在他的手上,像是在与他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握手。青林突然明白了,他们这些“时空观察者”,与其说是在“研究历史”,不如说是在“寻找答案”——寻找人类文明最本真、最鲜活的生命力,寻找那些在科技昌明的时代里,被我们渐渐遗忘的东西。
蓝色的光芒越来越亮,将青林和吉力大师的身影完全包裹。在意识被跃迁的眩晕感吞噬前,青林仿佛听见了刘禹锡的声音,那声音穿过千年的时空,轻轻落在他的耳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当青林再次睁开眼睛时,已经回到了时空管理局的“跃迁舱”里。白色的灯光照亮了四周冰冷的金属墙壁,舱壁上的屏幕正显示着这次采集到的数据——精神能量曲线、脑电波图谱、环境参数……密密麻麻的数据,像一张巨大的网,试图将刚才那片洞庭湖的月光捕捉、分析、解构。
吉力大师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一点时空乱流留下的灰尘。“这次的收获很大。”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我们第一次捕捉到了‘创作瞬间’的完整生物节律,这对研究‘精神奇点’有重大意义。”
青林没有说话,他走到屏幕前,调出刚才拍摄到的画面——刘禹锡倚在柳树下,月光落在宣纸上,墨字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突然觉得,那些冰冷的数据,那些复杂的公式,都无法真正诠释刚才那一幕的美好。就像你可以用光谱仪分析月光的波长,却无法分析月光落在人脸上时,那种温柔的感觉。
“大师,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青林突然问道,“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穿越那么多时空,去采集这些数据,到底是为了什么?”
吉力大师放下水杯,沉默了片刻,然后指了指屏幕上的诗句:“因为这些东西,是人类文明的‘锚点’。在未来,当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当我们开始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时,这些诗,这些画,这些伟大的创作,能提醒我们——我们曾经这样温柔地感知过世界,我们曾经这样热烈地活过。”
青林看着屏幕上的《望洞庭》,突然明白了。他们穿越时空,不是为了改变历史,也不是为了炫耀科技,而是为了守护——守护那些在时间长河里闪闪发光的“精神瑰宝”,守护人类文明最珍贵的“初心”。
就在这时,跃迁舱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灯光开始闪烁。屏幕上弹出一条紧急通知:“检测到异常时空波动,坐标:北宋黄州,目标:苏轼,疑似‘创作场域’激活。”
吉力大师立刻戴上头盔,拿起桌上的青铜鼎——这次的锚点,比上次更小了一些,鼎身上的导线也更细了。“看来,我们又有新任务了。”他看向青林,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这次,我们去见苏轼,去看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么写出来的。”
青林笑了笑,拿起自己的隐匿仪,调整到最佳状态。他知道,接下来的旅程,又会充满危险,充满未知,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在那些遥远的时空里,有月光,有湖水,有诗,有那些伟大的灵魂,在等着他们去遇见,去见证,去守护。
跃迁舱外,是浩瀚的宇宙,是无尽的时空,而在那些时空的褶皱里,无数的诗行正在生长,无数的灵魂正在闪耀,等待着被跨越千年的目光,温柔地看见……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