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把想象中的场景写进诗里。”吉力大师轻声说,“异乡的孤寂是‘实’,家乡的团聚是‘虚’,一实一虚的对比,才让这首诗有了穿透力。就像时空舱能连接过去与未来,诗能连接现实与思念。”
当王维写下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夕阳正好落在他的笔尖。金色的阳光穿过茱萸的叶片,在纸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是无数个小小的“人”字。王维放下笔,将纸捧在手中,反复诵读着诗句,泪水终于滴落在纸上,晕开了“少一人”的“少”字。
就在这时,青林的控制台突然发出警报,全息投影显示:“时空夹缝稳定性下降,预计十分钟后坍塌。”
刘彬立刻拉起青林:“该走了,再不走我们就要被留在初唐了。”
吉力大师却没有动,他望着王维的背影,手中的转经筒重新转动起来:“再等等,看看这诗的最后一段‘旅程’。”
只见王维将写好的诗折好,放进腰间的锦囊,然后从锦囊里取出一粒茱萸籽,埋进了土里。当种子接触地面的瞬间,周围的竹林突然发出一阵微光,所有的金属光泽都消失了,变成了普通的唐代竹林。而那粒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生长,很快就长成了一株新的茱萸,结出了红色的果实。
“原来如此。”青林的眼睛亮了起来,“王维埋下的不只是种子,还有他的思念。这思念在时空里生根发芽,才让我们能在千年后捕捉到这道情感轨迹,穿越到这里。”
十分钟的时限即将到来,三人不得不退回时空舱。当舱门缓缓关闭时,他们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王维站在茱萸树下,朝着家乡的方向深深鞠躬。舱外的竹林逐渐被时空乱流吞噬,王维的身影也随之模糊,唯有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像一道永恒的坐标,镌刻在时空的长河里。
时空舱内,青林将记录仪里的数据保存好,屏幕上显示着王维写诗时的完整数据:心跳、呼吸、脑电波波动,以及周围的环境参数。刘彬凑过来看,突然指着其中一段数据说:“你看,王维写下‘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脑电波出现了一段特殊的波动,和我们上次在苏轼那里看到的‘但愿人长久’时的波动很像。”
吉力大师笑着点头:“那是人类共通的情感频率,不管是唐代还是宋代,不管是王维还是苏轼,思念与祝福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科技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却不能创造这种情感——这才是历史最珍贵的地方。”
青林关掉屏幕,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重新稳定下来的星云。他想起王维埋下的那粒茱萸籽,想起诗里藏着的健康祈愿,想起异乡与家乡的对比。
时空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是改变历史,而是像王维那样,在跨越时空的距离后,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共通的情感——就像茱萸永远象征着思念,这首诗也永远提醒着每个异乡人,无论走多远,总有一份牵挂留在故乡。
当“北斗”号时空舱朝着现代飞去时,舱内的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茱萸的清香,那是来自初唐的味道,也是穿越千年的、属于每个人的乡愁……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