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主宰那凝聚的“意识穿刺”被星火网络以万念归一的方式强行瓦解,带来的不仅仅是战略上的挫败,更是一种认知层面的冲击。那片沉沦的“灰寂”黑暗陷入了短暂的、更加深沉的死寂,仿佛一头被猎物反伤的巨兽,在黑暗中无声地舔舐伤口,并重新评估着眼前这个已然不同的对手。
“寂静场”依旧笼罩,物理层面的隔绝并未解除。但在这片被剥夺了科技优势的战场上,联盟残存的力量,却因为星火网络的质变,焕发出截然不同的生机。
网络不再仅仅依赖于凯登的单向引导和净化。那自发形成的“群体潜意识海洋”与初步的“群体决策”能力,使得前线各个节点小队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适应性与创造力。
在“铁壁-IV”的一片复杂工业废墟中,一支由三名陆战队员和两名工程师组成的混合小队,被超过二十头影裔和两台新型孢子喷射单位逼入了一座半坍塌的仓库。通讯中断,弹药见底,退路被截。
就在绝望之际,小队中五人的“星火种子”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共鸣起来。并非接收来自凯登或后方的指令,而是他们五人的意识在网络的海洋中自发地、高速地交换着信息——工程师脑海中关于仓库结构应力点的知识、陆战队员对影裔行为模式的直觉、以及对仅剩爆炸物当量的估算……所有这些碎片在瞬间被整合。
下一刻,他们没有选择固守或突围,而是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近乎自杀的举动——主动引爆了仓库一角承重结构!
剧烈的爆炸和坍塌并未直接杀伤多少影裔,却巧妙地改变了战场地形,制造了大量障碍和烟雾,更重要的是,坍塌的金属架构恰好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电磁屏蔽区,极大地干扰了孢子喷射单位的定位系统!
与此同时,五名队员依据共享的“战场透视感”(由网络整合多人视野片段及能量感知形成的复合图像),如同鬼魅般在烟尘和废墟阴影中穿梭、突袭。他们的每一次移动、每一次射击、甚至每一次投掷手雷的角度,都精准得仿佛经过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总是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位置,利用环境造成最大杀伤。
短短三分钟,这支陷入绝境的小队,竟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了这股敌人,并成功与附近另一支接收到他们“求救”与“战况”意念的小队汇合。
这并非个例。
在“铁壁-III”的轨道防御平台外部装甲带上,几名身穿简陋太空服、依靠磁力靴固定的技术兵,在没有任何外部指令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他们共享着各自对平台外部损伤的评估、对残留“寂静场”能量弱点的感知、以及对零星飘浮工具和材料的定位。他们如同精密仪器上的工蚁,高效地修复着关键的能量传输管道,甚至利用废弃材料临时构筑了几个针对性的电磁干扰陷阱,成功瘫痪了一台试图靠近平台进行吸附破坏的归墟小型单位。
这些战术五花八门,因地制宜,完全脱离了联盟传统的作战条令。它们是由身处一线的个体,基于共享的感知、知识和直觉,通过网络进行瞬时信息整合后,自发涌现出的最优解。星火网络,成为了一个分布式的、高度 adaptive 的 “战术生成器”。
---
指挥中心内,伊娜元帅看着由侦察单位拼死传回、或通过偶尔恢复的短距通讯汇总而来的零星战报,心中波澜起伏。战报中描述的许多战术细节,精妙而匪夷所思,完全超出了常规参谋部的推演能力。
“他们……在自我进化。”她轻声说道,目光落在“共鸣矩阵”监控屏幕上那代表着高度活跃和复杂信息流动的网络图形。“我们已经无法,也不应该去干预他们的微观决策了。”
她转向通讯官:“向网络广播最高优先级战略目标:一、尽可能清除或干扰‘寂静场’发生器,恢复通讯和能量武器效能。二、识别并尝试摧毁归墟新型单位生产或支援节点。三、保全有生力量,等待反击时机。”
她将宏观目标抛出,信任网络会自行寻找实现路径。
---
核心医疗室内,凯登的意识如同深海中的灯塔,稳固而明亮。他并未直接参与那些精妙的微观战术制定,他的角色再次发生了转变。
他更像是整个网络的 “基态” 和 “共鸣强化器”。
他的存在,他那份融合了万千文明印记和独特“理解”的意识核心,为整个星火网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高度有序的“背景频率”。所有在网络中流动的信息和意志,都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基态”的调和与梳理,变得更加纯净、更具协同性。这极大地降低了网络因信息过载或内部冲突而崩溃的风险。
同时,当某些区域需要执行特别复杂或困难的任务时,当多个节点小队试图进行大规模协同作战时,凯登的意识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共鸣的“焦点”和“放大器”。他能将分散的意志更有效地凝聚起来,能将复杂的战术意图更清晰地传递给每一个参与节点,甚至能短暂地提升整个区域网络的“信息处理带宽”和“直觉敏锐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