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匈奴呼韩邪单于宠爱左伊秩訾兄长的两个女儿。大女儿颛渠阏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且莫车,小儿子叫囊知牙斯;小女儿是大阏氏,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叫雕陶莫皋,二儿子叫且麋胥,年纪都比且莫车大,小儿子咸和乐,年纪比囊知牙斯小。单于还有其他阏氏生的十几个儿子。颛渠阏氏地位尊贵,且莫车又受单于宠爱,呼韩邪单于病重快死的时候,想立且莫车为继承人。颛渠阏氏说:“匈奴内乱了十几年,差点就完了,多亏汉朝帮忙才重新安定下来。现在刚太平没多久,百姓还害怕打仗。且莫车年纪小,百姓不服他,立他恐怕国家又要乱。我和大阏氏的儿子都是单于的骨肉,不如立雕陶莫皋。”大阏氏说:“且莫车虽然小,但有大臣辅佐。不立尊贵的反而立卑贱的,以后肯定出乱子。”但单于最后还是听了颛渠阏氏的话,立了雕陶莫皋,还约定好以后王位要传给弟弟。呼韩邪单于死后,雕陶莫皋即位,称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株累若鞮单于封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他还按照匈奴风俗,娶了王昭君,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云是须卜居次,小女儿是当于居次。
建始三年(辛卯,公元前30年)
春天三月,朝廷赦免了所有囚徒。秋天,关内下了四十多天大雨。京城的百姓都很惊慌,传言说大水要来了,大家四处奔逃,互相踩踏,老弱病残哭喊声一片,长安城里乱成一团。
皇帝亲自来到前殿,召集公卿大臣商量对策。大将军王凤提议:“太后、皇上和后宫的人可以上船避险,让官吏和百姓都上长安城的城墙躲水。”大臣们都同意王凤的建议。只有左将军王商说:“从古到今,就算是无道的国家,洪水也没淹没过城墙。现在国家太平,没有战争,上下相安无事,怎么可能突然发大水?这肯定是谣言!不应该让大家上城墙,这样会让百姓更恐慌。”皇帝听了就没这么做。过了一会儿,长安城里渐渐安定下来,一打听,果然是谣言。皇帝觉得王商临危不乱,很有主见,多次称赞他;王凤却非常惭愧,后悔自己说错了话。
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
八月,皇帝一心想把朝政大权托付给王凤,就下诏书免去了车骑将军许嘉的职务,让他以特进侯的身份参加朝会。张谭因为举荐人才不属实,也被罢了官。到了冬天十月,光禄大夫尹忠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十二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当天夜里,未央宫殿中又发生地震。皇帝下诏书,让大臣们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进谏的人。杜钦和太常丞谷永上书回复,都认为是后宫受宠的女子太多,她们争风吃醋、独霸圣宠,这才导致天象异常,还可能影响到皇家子嗣的传承。
同一时期,越巂发生了山体崩塌。丁丑日,匡衡因为多占了四百顷封邑,还监守自盗,涉案金额超过十金,被免去官职,成为平民。
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
正月癸卯日,亳地落下四块陨石,肥累落下两块。朝廷裁撤了中书省由宦官担任的官职,开始设置尚书五人。三月甲申日,左将军乐昌侯王商被任命为丞相。
夏天,皇帝把之前举荐的敢于直言的人都召集到白虎殿,让他们针对朝政提出建议。当时皇帝把大权交给王凤处理,很多人都觉得朝政问题出在王凤身上。谷永知道王凤正受皇帝重用,暗中想攀附他,就说:“现在四方边境的少数民族都臣服于汉朝,北方没有匈奴那样的外患,南方没有南越那样的祸乱,三面边境安宁,没有战争警报。诸侯封地大的也不过管辖几个县,汉朝官吏掌握着实际权力,他们翻不起风浪,没有当年吴、楚、燕、梁等诸侯国叛乱的隐患。朝廷百官相互制衡,关系错综复杂,皇室宗亲、朝廷重臣都像申伯一样忠诚,做事小心谨慎,没有像重合侯、安阳侯、博陆侯那样的叛乱。这三方面都没有过错,我担心陛下放过明显的错误,忽视上天的警示,听信糊涂的言论,把责任归咎于无辜的人,在政事上做出错误判断,这样会再次违背天意,是非常不可取的。陛下如果能认真考虑我的话,克制过度沉溺的感情,放下片面的宠爱,展现出帝王的威严,公平地对待后宫众人,让后宫嫔妃都有机会侍奉皇上,多挑选容易生育的女子,不要只看重容貌美丑,不要忌讳她们是否曾嫁过人,也不要在意年龄大小。从常理来说,陛下如果能从身份低微的女子那里得到子嗣,反而是福气,因为只要有了子嗣,生母身份低微又有何妨?后宫女史、宫女中有合适的,也可以从平民中广泛挑选,这样说不定能得到上天的眷顾,也能让皇太后不再担忧,消除上天的愤怒,如此一来,皇室子嗣就会增多,灾异也会消失!”杜钦的奏疏表达的也是类似意思。皇帝把他们的奏疏拿给后宫看,还提拔谷永为光禄大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