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廷尉梁相审理东平王刘云的案子时,离冬月结束还有不到二十天。梁相怀疑刘云是被冤枉的,觉得案子有疑点,就上奏想把案子移交到长安,让公卿大臣重新审理。尚书令鞫谭、仆射宗伯凤认为可以同意。但汉哀帝觉得梁相等人是看到自己身体不好,在朝廷内外观望,做事首鼠两端,就是想拖延时间,等过了冬月(按汉律,冬月处决犯人),没有严惩罪犯、痛恨仇敌的意思,就把梁相等人都贬为平民。几个月后,朝廷大赦天下,王嘉上书推荐说:“梁相这些人都有才能和品行,圣明的君主会根据功劳赦免过错,我私下里为朝廷可惜这三个人才。”奏书呈上后,哀帝很不高兴。
二十多天后,王嘉又原封退回给董贤增加封邑的诏书,哀帝大怒,把王嘉召到尚书台责问:“梁相他们之前因为不忠获罪,恶行天下皆知,你当时也弹劾过他们;现在又称赞他们,说‘为朝廷可惜’,这是为什么?”王嘉摘下帽子谢罪。哀帝把这事交给将军和朝中大臣商议,光禄大夫孔光等人弹劾说:“王嘉迷惑朝廷、欺瞒皇上,大逆不道,请派谒者把王嘉召到廷尉的监狱里治罪。”议郎龚胜等人认为:“王嘉说话前后矛盾,应该剥夺他的爵位封土,贬为平民。”永信少府猛等人则说:“王嘉虽然有罪,但让大臣束发戴刑具,光着身子受鞭笞,这会损害国家尊严,也对不起祖宗。”哀帝不听,三月时下诏:“派谒者拿着符节,把丞相王嘉召到廷尉的监狱里。”
使者到了丞相府,府里的属官都哭着配好毒药给王嘉,王嘉不肯喝。主簿说:“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诉冤屈,这是惯例,您还是自杀吧。”使者端坐在府门口等着,主簿又上前递药。王嘉把药杯摔在地上,对属官们说:“我有幸担任三公,却没尽到职责,辜负了国家,应该在闹市被处死,向天下人谢罪。我堂堂丞相,难道是个软弱的女子吗?怎么能喝毒药自杀!”于是王嘉整理好行装,出来见使者,拜谢接受诏书,然后坐上小吏的车,去掉车盖,不戴帽子,跟着使者去了廷尉府。廷尉没收了王嘉的丞相印信和新甫侯印绶,把他绑起来送到都船诏狱。
哀帝听说王嘉亲自去了监狱,更加生气,派将军以下官员和五位俸禄二千石的官员一起审讯。狱吏责问王嘉,王嘉回答:“办案就该查明真相。我觉得梁相他们之前审理东平王的案子,不是认为刘云不该死,而是想交给公卿重审,显示慎重。实在没看出他们有观望、偏袒刘云的证据,后来又赶上大赦。梁相他们都是好官,我是为国家爱惜人才,不是偏袒他们。”狱吏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有罪?肯定还是做了对不起国家的事,不然怎么会入狱?”狱吏开始侮辱王嘉,王嘉仰天长叹:“我有幸当宰相,却不能举荐贤才、罢黜奸人,因此辜负国家,死有余辜。”狱吏问他贤才和奸人的名字,王嘉说:“贤才是前丞相孔光、前大司空何武,我没能举荐他们;奸人是高安侯董贤父子,他们谄媚弄权扰乱朝廷,我却没能罢黜他们。我罪该万死,死而无憾!”王嘉在监狱里关了二十多天,绝食吐血而死。
后来哀帝看了王嘉的供词,回想他说的话,正好御史大夫贾延被免职。这年夏天五月乙卯日,哀帝任命孔光为御史大夫。秋天七月丙午日,又任命孔光为丞相,恢复他原来博山侯的爵位;还任命汜乡侯何武为御史大夫。这时哀帝才知道之前罢免孔光是冤枉他,于是斥责诋毁孔光的近臣说:“傅嘉以前当侍中,诋毁贤能之人,诬陷大臣,让优秀的人才长期得不到任用,把傅嘉贬为平民,遣回原籍。”八月,何武改任前将军。辛卯日,光禄大夫彭宣任御史大夫。
司隶鲍宣因为侮辱宰相,拒绝接见使者,没有尽到臣子的礼数,被免去死罪,处以剃发戴刑具、服苦役的刑罚。
大司马丁明向来敬重王嘉,为他的死感到惋惜。九月乙卯日,哀帝下诏书免去丁明的官职,让他回家。
冬天十一月壬午日,哀帝任命前定陶太傅、光禄大夫韦赏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己丑日,韦赏去世。
十二月庚子日,哀帝任命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下诏书说:“封你为三公,希望你辅佐汉朝!今后要尽心竭力,匡正政务,秉持公正!”这时董贤才二十二岁,虽然位居三公,但还兼任给事中,掌管尚书事务,百官都要通过他向皇帝奏事。因为董贤的父亲卫尉董恭在卿位不合适,就改任光禄大夫,俸禄中二千石;董贤的弟弟董宽信代替他做驸马都尉。董氏家族的亲属都担任侍中、诸曹等职,能够参加朝会,他们受的宠爱超过了丁氏、傅氏家族。
当初,丞相孔光任御史大夫时,董贤的父亲董恭是御史,在孔光手下做事。等董贤当了大司马,和孔光都成了三公。哀帝特意让董贤私下拜访孔光。孔光一向恭敬谨慎,知道皇帝想尊宠董贤。听说董贤要来,就整理好衣冠出门等候,远远看见董贤的车就退回家中;董贤到了中门,孔光又躲进内室;等董贤下车,孔光才出来,拜见、迎送都十分恭敬,不敢用对待宾客平等的礼节。哀帝听说后很高兴,立刻任命孔光两个侄子为谏大夫、常侍。从此,董贤的权势几乎和皇帝一样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