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尚书令颍川人钟元担任大理。颍川太守陵阳人严诩,原本凭借孝道做官,他把下属官吏当作师友,下属犯了过错,他就关起门来自我责备,从不大声斥责。结果郡里一片混乱。王莽派使者征召严诩,几百名下属为他设宴送行,严诩却坐在地上痛哭。下属们说:“大人您是得到了吉利的征召,不该这样啊。”严诩说:“我是为颍川的百姓难过,哪里是为自己担忧!我因为性格柔弱被征召,朝廷一定会选派严厉刚猛的人来接替我;等新人一到,恐怕就会有人要遭殃了,所以我才为他们哀悼。”严诩到京后,被任命为美俗使者。朝廷又调陇西太守平陵人何并担任颍川太守。何并一到任,就逮捕并斩杀了钟元的弟弟钟威,以及阳翟的恶霸赵季、李款,颍川郡上下震惊恐惧。
元始四年(公元4年)春天正月,在郊外祭祀高祖刘邦,让他配享上天;在宗庙祭祀汉文帝刘恒,让他配享上帝。把殷绍嘉公改封为宋公,把周承休公改封为郑公。
朝廷下诏:“妇女只要不是亲自犯法,男子年龄在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只要家中不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或者不是诏书点名逮捕的,都不得拘禁;如果确实需要查问,就在家中进行。将此规定定为法令!”
二月丁未日,朝廷派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等人,带着皇帝专用的车驾,到安汉公府迎接皇后,授予皇后玺绶,迎入未央宫。随后大赦天下。
朝廷派太仆王恽等八人,各自配备副手,持符节,分别巡视天下,考察各地风俗民情。
夏天,太保王舜等人,以及八千多名官吏百姓上书,都请求按照陈崇之前的提议,对安汉公王莽进行嘉奖。奏章下达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提议:“给安汉公增加新息、召陵两县,以及黄邮聚、新野的田地作为封邑;采用伊尹‘阿衡’、周公‘太宰’的称号,加封安汉公为宰衡,位居上公;三公向安汉公汇报事情,要称‘敢言之’;赐安汉公的母亲尊号为功显君;封安汉公的两个儿子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赏都侯;增加皇后聘礼三千七百万,加上之前的,一共达到一万万,以此彰显立后大礼;太后亲临前殿,亲自进行封拜,安汉公在前面拜谢,两个儿子在后面拜谢,一切都仿照当年周公的旧例。”
王莽磕头推辞,上奏章说:“我只愿接受给母亲的尊号,退回王安、王临的印信绶带,以及他们的封爵、封邑。”事情又交给太师孔光等人商议,他们都说:“这些赏赐都不足以报答安汉公的功劳。谦让节俭是安汉公一贯的作风,但这次千万不能听从他的推辞。忠臣为了君主的大义,也应该委屈自己。应该派大司徒、大司空持符节,奉皇帝诏令,让安汉公赶紧入朝处理政务,同时诏令尚书,不再接受安汉公的辞让奏章。”奏章得到批准。王莽这才出来处理政务,但只减少了召陵、黄邮、新野的田地赏赐。
王莽又把增加的聘礼钱拿出一千万,赠送给太后身边侍奉的人。王莽虽然独揽大权,但为了讨好太后,用尽各种手段,就连太后身边的侍从,他也千方百计地贿赂,赠送的钱财数以千万计。他还禀告太后,尊称太后的姐姐、妹妹为君,赐给她们食邑。因此,太后身边的人日夜都在称赞王莽。王莽深知太后是个妇人,厌烦长期深居宫中,为了取悦太后,换取她的支持,就安排太后四季乘车到京城四郊巡游,看望孤儿、寡妇和贞妇。每到一个属县,就广施恩惠,赏赐百姓钱财、布帛、牛肉和美酒,每年都如此。太后身边一个玩耍的孩童生病了,住在宫外,王莽还亲自去探望。他就是这样想尽办法讨太后欢心。
太保王舜上奏说:“天下人听闻安汉公不接受封土,推辞万金聘礼,无不向往效仿。蜀郡男子路建等人原本在打官司,如今都停止诉讼,满怀惭愧地退去。就算是当年周文王化解虞、芮两国争端,也不过如此!应该把这件事通告天下。”太皇太后批准了这一奏请。此时的孔光愈发恐惧,坚决称病要辞去官职。太后下诏:“太师不必上朝,每十天进宫一次,安排坐榻、手杖,赏赐十七种食物,然后回家,属官各按职责行事。”
王莽奏请修建明堂、辟雍、灵台,为求学的人建造一万间房舍,规模宏大。他还设立《乐经》博士;增加博士名额,每一经设置五名博士。征召天下精通一门技艺、能教授十一人以上,以及通晓失传的《礼经》、古代典籍、天文、图谶、乐律、月令、兵法、文字学的人,都到公车署报到。王莽借此网罗天下奇才异能之士,先后有上千人到来,他让这些人在朝廷中陈述见解,意图纠正谬误,统一各种学说。
朝廷又征召上百名治理黄河的能人,其中见解各异。长水校尉平陵人关并说:“黄河决口常在平原、东郡一带,因为这里地势低洼,土质疏松。听说大禹治水时,就特意空出这片区域,水大时让它自然漫溢,水少时又能自行干涸。虽河道常有变动,但始终没离开这一区域。上古之事难以考证,不过观察秦汉以来,黄河在曹、卫旧地决口,南北决口范围不过一百八十里。可以空出此地,不修建官舍、民居就行。”御史临淮人韩牧认为:“可以大致在《禹贡》记载的九河故道处开凿新河,就算开不出九条,有个四五条,也应该有用。”大司空掾王横则表示:“黄河注入渤海的地方,比韩牧想开凿新河处地势高。以前连续降雨,刮东北风,海水倒灌向西南,淹没几百里,九河故地已逐渐被海水侵蚀。大禹治理的黄河河道,本是沿着西山脚下向东北流去。《周谱》记载:‘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可见现在的河道并非大禹所开凿。而且秦朝攻打魏国时,决黄河水灌魏国都城,决口从此变大,无法修复。应该迁徙百姓到平坦安全之处,重新开凿河道,让黄河沿着西山脚下,顺着高地向东北流入大海,这样才能避免水灾。”司空掾沛国人桓谭负责审议这些建议,他对甄丰说:“这些方案中,肯定有一个可行,应该详细考察验证,就能预见效果。计划确定后再动工,花费不过几亿钱,还能让那些没有产业的闲散百姓有活干。他们闲着也是要官府供给衣食,让他们干活有收入,是两全其美之事,既能继承大禹治水的功绩,又能消除百姓的水患。”当时王莽只是推崇这些言论,却并未真正施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