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从汾阴渡过黄河,进入夏阳。更始帝的左辅都尉公乘歙率领十万人,和左冯翊的军队一起在衙县抵抗邓禹,结果被邓禹打得大败而逃。
汉朝宗室刘茂在京县、密县之间聚集人马,自称厌新将军,攻下颍川、汝南等地,手下发展到十多万人。刘秀派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强弩将军陈俊去攻打他。刘茂最后投降,被刘秀封为中山王。
己亥日,刘秀来到怀县,派耿弇、陈俊率军驻守五社津,防备荥阳以东的敌军;又让吴汉率领建义大将军朱祜等十一位将军,把朱鲔包围在洛阳。八月,刘秀前往河阳。
李松从槀县带兵返回,和更始帝、赵萌一起在长安攻打王匡、张卬。双方打了一个多月,王匡等人战败逃走,更始帝只好搬到长信宫居住。赤眉军开到高陵时,王匡、张卬等人出城投降,然后联合起来进攻长安东都门。李松出城迎战,被赤眉军活捉。李松的弟弟李况是城门校尉,他打开城门,放赤眉军进城。九月,赤眉军进入长安,更始帝只能单人匹马从厨城门逃跑。
式侯刘恭因为赤眉军立了自己的弟弟刘盆子当皇帝,就把自己关进了诏狱。听说更始帝逃跑后,他才出狱,去见定陶王刘祉。刘祉帮他解开刑具,两人一起在渭河边找到了更始帝。右辅都尉严本担心更始帝被赤眉军抓到会连累自己,就带着更始帝到了高陵,说是派兵保护他,实际上是把他软禁起来。更始帝的将相们纷纷向赤眉军投降,只有丞相曹竟宁死不屈,手持宝剑战斗到死。
辛未日,刘秀下诏书封更始帝为淮阳王,还下令:官吏和百姓谁敢伤害他,就按大逆之罪论处;要是把他送到官府,就封为列侯。
从前,宛县有个叫卓茂的人,为人宽厚仁慈,恭敬友爱,淡泊名利,喜欢追求高尚的道德和学问。他为人朴实,不做表面功夫,行事有自己的原则。从年轻时到年老,他从没和人起过争执。乡里的老朋友,即使品行才能和他不一样,也都非常敬爱他。汉哀帝、汉平帝年间,卓茂担任密县县令,他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提拔善良的人,教化百姓,从来不说伤人的话。官吏和百姓都很爱戴他,不忍心欺骗他。
有一次,有个百姓说当地亭长收了他送的米和肉。卓茂问:“亭长是向你索要的,还是你有事请他帮忙才送的,又或者是平时出于感激自愿送的?”百姓说:“是我自己去送的。”卓茂又问:“你自愿送他,他也接受了,那你为什么还要说呢?”百姓回答:“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能让百姓不怕官吏,官吏也不向百姓索取财物。现在我怕官吏,所以才送东西;官吏既然最终收了,我就来向您报告。”
卓茂说:“你真是个不懂道理的百姓!人之所以能聚在一起生活而不混乱,和禽兽不一样,就是因为人有仁爱礼义,懂得互相尊重。你自己不想修养品德,难道还能飞到天上、跑到远方,不在人间生活吗?官吏只是不应该凭借权势强行索取东西。这个亭长向来是个好官吏,你在过年过节时送他东西,这是合乎礼节的。”百姓又问:“如果是这样,法律为什么要禁止呢?”卓茂笑着说:“法律制定的是大原则,而礼是顺应人情的。现在我用礼来教导你,你一定不会有怨言;但如果用法律来治你的罪,你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在一个家庭里,小错可以批评教育,大错甚至可以杀头。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卓茂刚到密县时,对一些政务的处理方式,官吏和百姓都嘲笑他,邻城的人听说后也都讥笑他没本事。河南郡为此还给他派了个代理县令。但卓茂并不在意,依然像往常一样处理政务。几年后,他推行的教化取得了显着成效,密县路不拾遗。后来他升任京部丞,密县的男女老少都哭着送他。王莽摄政时,卓茂因病辞官回家。刘秀即位后,第一时间派人寻访卓茂,那时卓茂已经七十多岁了。甲申日,刘秀下诏书说:“声名天下第一的人,应当接受天下最重的奖赏。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为褒德侯。”
司马光评论说:孔子说“推举善良的人并教育百姓,能力不足的人就会受到勉励”,所以舜推举皋陶,汤推举伊尹,那些不仁的人就远离了,这是因为有德行的人起了作用。刘秀刚即位的时候,各路英雄豪杰相互竞争,天下局势动荡不安,那些能冲锋陷阵的勇士、足智多谋善辩的人正被世人看重。但刘秀却偏偏能选拔忠厚的大臣,表彰奉公守法的官吏,把他们从平民百姓中提拔出来,安排在公卿大臣的重要位置上。他能够光复汉朝,国运长久,大概就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找到了治国的根本。
刘秀的将领们围攻洛阳好几个月,朱鲔坚守城池,始终攻不下来。刘秀因为廷尉岑彭曾是朱鲔的校尉,就派他去劝降朱鲔。岑彭站在城下,朱鲔站在城上,岑彭向他分析成败形势。朱鲔说:“大司徒刘演被害时,我参与了谋划,后来又劝更始帝不要派刘秀北伐,我知道自己罪大恶极,不敢投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