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四月己未日,临淮康公荀顗去世。吴国左夫人王氏也去世了,吴主非常伤心,好几个月都不出门,葬礼办得十分隆重。当时何氏因为太后的缘故,家族的人都十分骄横。吴主舅舅的儿子何都长得很像吴主,民间就开始传言:“吴主已经死了,现在在位的是何都。”会稽那边又传言:“章安侯孙奋要当皇帝了。”孙奋母亲仲姬的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就去给墓地打扫。临海太守奚熙给会稽太守郭诞写信,批评国政,郭诞只把奚熙写信的事上报了,没说那些谣言。吴主知道后很生气,把郭诞抓进监狱,郭诞害怕极了。他的功曹邵畴说:“有我在,您别担心!”于是邵畴主动去官府自首说:“我在本郡任职,地位也挺高,那些谣言本来就不是真的,我讨厌这些难听的话,不想传扬出去,就想着忍一忍,不写在文书上,让大家安静下来,谣言自然就平息了。所以郭诞才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这都是我的错,我不敢怕死,甘愿接受处罚。”说完就自杀了。吴主这才免了郭诞的死罪,把他送到建安去造船。还派自己的舅舅、三郡督何植去抓捕奚熙。奚熙发兵抵抗,结果他的部下杀了他,把首级送到建业。吴主还把张俊五马分尸,这几个人都被灭了三族。章安侯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也都被杀了。
秋天七月丙寅日,晋武帝的皇后杨氏去世。当初,晋武帝觉得太子不太聪明,担心他不能继承皇位,就私下问杨皇后的意见。杨皇后说:“立太子应该按长幼顺序,不能因为贤能与否就改变!”镇军大将军胡奋的女儿是贵嫔,很受晋武帝宠爱,杨皇后病重的时候,担心晋武帝在自己死后立贵嫔为皇后,影响太子的地位,就枕着晋武帝的膝盖哭着说:“我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又有品德又漂亮,希望陛下选她充实后宫。”晋武帝流着泪答应了。
晋武帝任命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山涛掌管官员选拔十多年,每次有官职空缺,他就先选出几个有才能、符合条件的人,等知道皇帝的意向后,再正式上奏。有时候皇帝任用的人,不是山涛推荐名单里排名第一的,大家不明白情况,就说山涛选官随心所欲,还在晋武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可晋武帝却更加信任、亲近他。山涛选拔人才时,会给每个人写评语再上奏,当时的人把这叫做“山公启事”。
山涛向晋武帝推荐嵇绍,建议让他当秘书郎,晋武帝下诏征召嵇绍。嵇绍因为父亲嵇康获罪,一直隐居在家,想推辞不去。山涛劝他说:“我为你考虑很久了,天地四季都有变化,何况人呢!”嵇绍这才接受任命,晋武帝让他做了秘书丞。
当初,在东关之战失败后,晋文帝司马昭问手下官员:“最近这场败仗,谁该承担责任?”安东司马王仪,是王修的儿子,他回答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听了大怒,说:“你这司马是想把罪责推给我吗!”随后就把王仪拉出去斩了。王仪的儿子王裒为父亲无辜被杀痛心不已,从此隐居起来教书授学。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拒绝了。王裒日常坐着从不面向西边(因晋在西边,他不愿面对晋朝方向),还在父亲墓旁搭了间屋子居住。每天早晚,他都会抱着墓边的柏树痛哭,泪水滴在树上,时间久了,树都枯萎了。他读《诗经》,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句时,总会反复诵读,泪流不止。他的学生们因为不忍心见他难过,甚至都不再学习《蓼莪》这篇诗。王裒家境贫寒,按照家里人口数量种田,根据自身需求养蚕。有人送他东西,他不接受;有人要帮忙,他也不答应。学生们偷偷帮他割麦子,他发现后就直接把麦子扔掉。就这样,王裒一生都没在晋朝做官。
司马光评论说:从前舜杀了鲧,可鲧的儿子禹依然侍奉舜,这是因为禹不废弃天下大义。嵇康、王仪都死得冤枉,他们的儿子不出来为晋朝做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嵇绍如果没有在荡阴保卫晋惠帝的忠心之举,恐怕难免会遭到君子的批评指责。
吴国大司马陆抗病重,他上奏疏说:“西陵、建平,是国家的屏障。这两个地方处于长江上游,和晋、蜀两个方向的敌人接壤。如果敌人乘船顺流而下,那速度就像流星闪电一样快,到时候可没办法靠其他地方的援军来解救危急。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可不只是边境被侵犯那么简单的小问题。我父亲陆逊,以前在西部任职时就说过:‘西陵,是国家的西门,虽说容易防守,但也特别容易失守。一旦守不住,不只是丢了一个郡,整个荆州都保不住了。要是这里出了状况,就该倾全国之力去争夺。’我之前请求调拨三万精兵驻守,可主管部门墨守成规,不肯派兵。自从步阐叛乱之后,兵力就更加不足了。如今我管辖的区域绵延千里,对外要抵御强敌,对内还要安抚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可现在能调动的兵力,满打满算才几万,而且长期疲弱不堪,很难应对突发变故。我认为,各位王爷年纪还小,现在给他们分配兵马,既派不上用场,还耽误了重要事务;还有,那些黄门宦官私自招募士兵,不少百姓和士兵为了逃避劳役,都跑去应募。希望陛下能特别下道诏书,彻底清查,把这些人都统计出来,补充到边境防御的重要地方,让我的部队能达到八万人。同时,精简各项事务,集中力量做好防御,这样或许才能没有忧患。要是不这么做,那情况就非常令人担忧了!我死后,希望陛下能把西部防御的事务托付给合适的人。”陆抗去世后,吴主孙皓让他的儿子陆晏、陆景、玄、陆机、陆云分别统领他的部队。陆机、陆云都擅长写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