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二十年(癸未年,公元443年)
春天,正月,北魏皮豹子等人进军攻打乐乡(今甘肃成县附近),刘宋将军王奂之等人战败阵亡。北魏军队推进到下辩,刘宋将军强玄明等人战败身死。二月,胡崇之与北魏军队在浊水交战,胡崇之被北魏活捉,残余部众逃回汉中。将军姜道祖兵败投降北魏,北魏于是夺取仇池。杨保炽逃走。
二月二十二日(丙午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恒山以南;三月初七(庚申日),返回平城皇宫。
三月初九(壬戌日),乌洛侯国(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派使者出使北魏。当初,北魏祖先居住在北方荒野时,曾凿石修建宗庙,位于乌洛侯国西北,用于祭祀祖先,宗庙高七十尺,深九十步。乌洛侯使者到北魏后,说这座石庙还在,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石庙祭祀,在石壁上刻下祝文后返回,石庙距离平城四千多里。
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分别驻守雒谷(今甘肃成县附近),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劝说杨保宗,让他占据险要地势固守,反叛北魏。有人把这事告诉拓跋齐,夏天,四月,拓跋齐诱捕杨保宗,押送到平城后处死。前镇东司符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杅等人于是起兵,立杨文德为领袖,占据白崖(今甘肃成县附近),分兵夺取各据点,进军包围仇池,杨文德自称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四月二十四日(甲午日),宋文帝立皇子刘诞为广陵王。
四月二十七日(丁酉日),北魏宣布大赦。
四月二十九日(己亥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五月,北魏古弼征调上邽、高平、岍城(今陕西陇县附近)各路军队攻打杨文德,杨文德撤退。皮豹子统领关中军队抵达下辩,听说仇池之围已解,想撤军;古弼派人对皮豹子说:“宋人耻于战败,一定会再来。军队撤退后,再出兵就难了,不如操练士兵、积蓄力量等待他们。不出秋冬两季,宋军必定会来;我们以逸待劳,没有打不赢的。”皮豹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北魏任命皮豹子为仇池镇将。
杨文德派使者向刘宋求援。秋天,七月十四日(癸丑日),宋文帝下诏任命杨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驻守葭芦城(今甘肃武都东南),任命任杅为左司马;武都、阴平的氐族大多归附他。
七月二十五日(甲子日),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因平定仇池后隐瞒缴获的金银财宝和良马,被关进监狱处死。
九月十二日(辛巳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漠南。九月二十五日(甲辰日),留下军用物资,率领轻骑兵袭击柔然。军队分为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统领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统领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太武帝亲自率领中路军,中山王拓跋辰统领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北魏太武帝抵达鹿浑谷(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与柔然敕连可汗相遇。太子拓跋晃对太武帝说:“敌军没料到我军突然到来,应趁其不备,迅速进攻。”尚书令刘絜坚决劝阻,认为敌军营中尘土飞扬,士兵一定很多,若到平地,恐怕会被包围。不如等各路大军集结后再进攻。拓跋晃说:“尘土多,是因为士兵惊慌混乱导致的,军营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尘土呢!”太武帝犹豫不决,没立即进攻,柔然军队趁机逃走。北魏军队追击到石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支流),没追上,只好返回。不久后,北魏活捉一名柔然侦察兵,侦察兵说:“柔然没察觉魏军到来,上下惶恐,领兵向北逃跑,过了六七天,确认没有追兵,才慢慢行进。”太武帝对此深感遗憾。从此,军国大事,他都与太子商议。
司马楚之另外领兵督运军粮,镇北将军封沓叛逃投降柔然,劝说柔然进攻司马楚之,断绝魏军粮道。不久,魏军中有士兵报告丢了驴耳朵,将领们都不明白原因。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敌军派奸细潜入军营侦察,割下驴耳作为凭证。敌军很快就到,应立即防备。”于是下令砍伐柳树筑城,用水浇灌,让城墙结冰;城墙刚建好,柔然军队就到了,冰面坚硬光滑,无法攻城,只好撤走。
十一月,刘宋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会合两万兵力,攻打北魏浊水据点,北魏皮豹子、河间公拓跋齐率军救援,姜道盛战败身亡。
十一月二十七日(甲子日),北魏太武帝返回,抵达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下诏让皇太子协助处理国家政务,总领百官。诏书还说:“各位功臣长期辛劳,都应带着爵位回家,按时入朝觐见,在我面前参加宴饮、谈论治国之道即可,不应再用繁重职务烦扰他们;另外选拔贤才,补充百官空缺。”十二月二十五日(辛卯日),太武帝回到平城。
元嘉二十一年(甲申年,公元444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