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威王萧晃去世。
吏部尚书王晏称病请求辞职,齐武帝想让古昌侯萧鸾代替王晏兼任吏部尚书,亲手写诏书询问王晏。王晏启奏说:“萧鸾清廉干练有余;但不熟悉各种事务,恐怕不能担任这个职务。”武帝于是作罢。
齐朝任命百济王牟大为镇东大将军、百济王。
高车的阿伏至罗和穷奇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请求为天子讨伐柔然,北魏孝文帝赏赐给他们绣裲裆、褶衣以及各种彩色丝织品一百匹。
永明九年(辛未年,公元491年)
春天正月辛丑日,齐武帝到南郊祭祀。
丁卯日,北魏孝文帝开始在皇信东室处理朝政。
齐武帝下诏规定太庙四季的祭祀:祭祀宣皇帝,进献起面饼、鸭肉;祭祀孝皇后,进献竹笋、鸭蛋;祭祀高皇帝,进献肉脍、腌菜汤;祭祀昭皇后,进献茶、粽子、烤鱼:这些都是他们生前喜欢的食物。武帝梦见齐太祖对自己说:“宋氏各位皇帝常常在太庙跟着我要食物,你可以另外为我设置祭祀。”于是命令豫章王妃庾氏四季在清溪旧宅祭祀宋文帝、宋孝武帝二帝和他们的皇后。祭祀用的牲畜、服饰礼仪,都用家庭的礼节。
臣司马光说:“从前屈到喜欢吃菱角,屈建废除了用菱角祭祀的礼仪,认为不可以因个人的欲望而干扰国家的典章制度,何况儿子是天子,却用平民的礼节祭祀父亲,这太违背礼仪了!卫成公想祭祀夏相,宁武子还反对他;何况在私人住宅降低规格祭祀先祖,让平民身份的媳妇主持祭祀呢!”
当初,北魏孝文帝征召吐谷浑王伏连筹入朝,伏连筹称病不来,还擅自修建洮阳、泥和两座城池,设置戍守的士兵。二月乙亥日,北魏枹罕镇将长孙百年请求攻打这两座戍城,孝文帝允许了。
散骑常侍裴昭明、散骑侍郎谢竣前往北魏吊唁,想穿着朝服行事。北魏主持接待的官员说:“吊唁有固定的礼节,怎么能穿着红色朝服进入丧事的场所!”裴昭明等人说:“我们接受本国的命令,不敢擅自更改。”双方往返争论了多次,裴昭明等人坚持不改变。孝文帝命令尚书李冲挑选有学识的人同他们辩论,李冲上奏派遣着作郎上谷人成淹。裴昭明等人说:“魏朝不允许使者穿朝服,依据的是什么典礼?”成淹说:“吉凶的礼仪不能相互混淆。穿着羔裘玄冠不用于吊唁,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从前季孙到晋国,请求按照遭丧的礼仪行事。现在你们从江南远道而来吊唁北魏,却问依据什么典礼;使者的得失,相差太远了!”裴昭明说:“两国的礼仪,应该相互比照。齐高帝的丧事,魏朝派遣李彪来吊唁,起初也没有穿素服,齐朝也没有对此表示疑虑,为什么到今天唯独被逼迫!”成淹说:“齐朝不能实行居丧的礼仪,过了一个月就恢复吉服。李彪奉命出使的时候,齐朝的君臣,玉佩鸣响满朝廷,貂尾金珰耀眼。李彪没有得到主人的命令,敢独自穿着素服置身其中吗?我们皇帝仁爱孝顺,和虞舜一样,为亲人守丧,住在守丧的庐屋里,吃粥,怎么能把这个和那个相比呢?”裴昭明说:“三王的礼仪不同,谁能知道它们的得失!”成淹说:“难道虞舜、殷高宗都是错的吗?”裴昭明、谢竣相视一笑说:“不孝顺的人没有亲情,怎么能担当这样的指责呢!”于是说:“我们前来出使,只带了裲裆、褶衣,这都是军服,不可以用来吊唁,希望主人为我们准备吊唁的服装!但违背本国的命令,返回后一定会获罪。”成淹说:“如果你们国家有君子,你们奉命行事得当,将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如果没有君子,你们出使后为国家争光,获罪又有什么妨碍!自然会有优秀的史官记载这件事。”于是把丧服、粗麻布丧带交给裴昭明等人,让他们穿上后完成使命。己丑日,引领裴昭明等人入宫拜见,文武百官都痛哭尽哀。孝文帝赞赏成淹的敏捷,升任他为侍郎,赏赐绢一百匹。裴昭明是裴髎的儿子。
始兴简王萧鉴去世了。
三月甲辰日,北魏孝文帝去永固陵祭拜。夏季四月初一,在太和庙摆放祭品。孝文帝开始吃素,触景生情想起亲人,痛哭不止,一整天没吃饭;侍中冯诞等人劝谏,过了一夜他才勉强吃了点东西。四月初二,停止了早晚哭祭的仪式。四月初三,他又去了永固陵。
北魏从正月就没下雨,一直到四月十二,有关部门请求祭祀各路神仙求雨,孝文帝说:“成汤当年遭遇旱灾,靠最真诚的心意感动上天降下雨水,根本不在于到处向山川祈祷。现在天下人都失去了依靠(指冯太后去世),阴间阳间一同哀伤,怎么能在四季还没轮完一圈的时候,就急着举行祭祀呢!只应该反省自己,等待上天的惩罚。”
四月十三,北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人来齐朝访问,齐朝为他们安排了宴会并准备了音乐。李彪推辞了音乐,还说:“我们主上的孝思没有尽头,正在振兴废弃的礼仪、纠正错误的做法。去年三月底,朝廷大臣才刚脱下丧服,现在还穿着素服处理公务,所以我不敢接受奏乐的赏赐。”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李彪一共六次奉命出使齐朝,齐武帝很看重他。他要返回时,武帝亲自送他到琅邪城,还让大臣们写诗来表示对他的优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