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日,萧衍杀死南齐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
梁王萧衍准备诛杀南齐各藩王时,对他们的防守还不严密。鄱阳王萧宝寅家里的宦官颜文智和侍从麻拱等人密谋,凿穿墙壁,在夜里把萧宝寅救了出去。他们在长江岸边准备了小船,萧宝寅穿上黑色短衣,腰间系着一千多钱,偷偷来到江边。他穿着草鞋徒步赶路,脚上磨得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防守的人到天亮后才追赶,萧宝寅假装是钓鱼的人,顺着江水上下游漂浮了十多里,追赶的人没有怀疑他。等追赶的人散去后,萧宝寅才渡过长江西岸,投奔到百姓华文荣家。华文荣和他的族人华天龙、华惠连抛弃家业,带着萧宝寅逃到山涧中躲藏,又租来驴让他乘坐,白天潜伏、夜里赶路,抵达寿阳的东城。北魏守将杜元伦迅速把此事报告给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元澄派车马侍卫去迎接萧宝寅。萧宝寅当时十六岁,徒步赶路,形容憔悴,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被贩卖的奴隶。元澄用宾客的礼节招待他,萧宝寅请求穿为君主服丧的“斩衰”丧服,元澄派人向他说明当时的情况和礼仪规定,给了他为兄长服丧的“齐衰”丧服。元澄率领官员们去吊唁南齐的灭亡,萧宝寅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完全遵照最隆重的哀悼礼节。寿阳有很多萧宝寅的旧友和部下,都来慰问他;唯独不见夏侯氏一族的人,因为夏侯详已经归附了梁王萧衍。元澄非常器重萧宝寅。
南齐和帝萧宝融东归建康途中,萧衍任命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经历战乱后,官府和百姓都财力空虚,萧憺尽心治理,推广屯田,减轻劳役,慰问阵亡士兵的家属,救济他们的贫困。他自认为年纪轻轻就担任重要职务,对下属官吏说:“政事处理不好,是士大夫们都该惋惜的事。我现在敞开心胸,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说,不要隐瞒!”于是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百姓有诉讼案件都可以直接上前等待批复,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官府里没有积压的事务,荆州百姓非常高兴。
南齐和帝抵达姑孰,丙辰日,下诏将皇位禅让给梁王萧衍。
丁巳日,庐陵王萧宝源去世。
鲁阳蛮人鲁北燕等人起兵攻打北魏的颍州。
夏季四月辛酉日,宣德太后下令说:“西边(和帝所在的姑孰)的诏书已经到了,皇帝效仿前代旧例,恭敬地把皇位禅让给梁王。明天可以亲临殿前,派遣使者恭敬地献上玉玺绶带,我(太后自称“未亡人”)将迁居到其他宫殿。”壬戌日,宣德太后发布禅让策文,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人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到梁国的王宫。丙寅日,梁王萧衍在南郊即位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监”。当天,萧衍追赠兄长萧懿为丞相,封长沙王,谥号“宣武”,葬礼依照晋代安平献王司马孚的旧例办理。
丁卯日,萧衍封和帝萧宝融为巴陵王,让他在姑孰居住,给予的优待尊崇礼仪,都仿照南齐初年对待宋顺帝的旧例。尊奉宣德太后为齐文帝妃,王皇后为巴陵王妃。南齐历代受封的王、侯爵位,全部降格或撤销,只有南朝宋的汝阴王(保持前朝皇室后裔的特殊待遇)不在废除之列。
萧衍追尊父亲萧顺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追尊母亲为献皇后。追谥妃子郗氏为德皇后。封立下文治武功的大臣车骑将军夏侯详等十五人为公、侯。立弟弟中护军萧宏为临川王,南徐州刺史萧秀为安成王,雍州刺史萧伟为建安王,左卫将军萧恢为鄱阳王,荆州刺史萧憺为始兴王,任命萧宏为扬州刺史。
丁卯日,梁武帝萧衍任命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长兼侍中范云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
武帝下诏,将后宫、乐府、西解、暴室中的所有女性全部释放遣返。
戊辰日,巴陵王萧宝融去世。当时武帝原本想把南海郡设为巴陵国,让萧宝融迁居到那里。沈约劝说道:“古今情况不同,魏武帝曹操曾说‘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武帝点头认同,于是派遣亲信郑伯禽前往姑孰,给萧宝融送去生金,让他自杀。萧宝融说:“我死不需要用金子,有美酒就足够了。”于是喝得大醉;郑伯禽上前将他打死。
萧宝融镇守荆州时,琅邪人颜见远担任录事参军。等到武帝即位,颜见远任治书侍御史兼中丞。南齐禅让皇位后,颜见远连续几天不吃饭,最终饿死。武帝听说后,说:“我顺应天命和人心登基,与天下士大夫有什么关系,颜见远竟然做到这种地步!”
庚午日,武帝下诏:“有关部门依照周代、汉代的旧例,商议赎罪的条令。凡是官员自身犯了该受鞭杖之刑的罪,都可以缴纳赎金来免除惩罚;台省的令史、士兵如果想赎罪,也允许他们这样做。”
武帝任命谢沭县公萧宝义为巴陵王,让他供奉南齐的宗庙祭祀。萧宝义自幼有残疾,不能说话,所以唯独他得以保全性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