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庚寅日,北魏派遣安东将军杨椿率领四万士兵攻打宿豫。
北魏宣武帝得知邢峦接连获胜,命中山王元英赶赴义阳。元英因兵力不足,多次上奏请求增兵,未获批准。元英抵达悬瓠后,就与邢峦一起攻城。十二月己未日,齐苟儿等人打开城门投降,北魏军队斩杀白早生及其党羽数十人。元英随后率军前往义阳。梁朝宁朔将军张道凝此前驻守楚王城,癸亥日,弃城逃走;元英派兵追击,斩杀张道凝。
北魏义阳太守狄道(地名)人辛祥与娄悦共同守卫义阳,梁朝将军胡武城、陶平虏率军进攻。辛祥趁夜出城袭击梁军军营,擒获陶平虏,斩杀胡武城,义阳州境因此得以保全。论功行赏时,娄悦因辛祥的功劳比自己高而感到羞耻,就在执政大臣面前诋毁辛祥,辛祥最终没有得到赏赐。
壬申日,北魏东荆州上奏称:“桓晖的弟弟桓兴先后招抚太阳蛮,归附的有一万多户,请求设置十六个郡、五十个县。”北魏朝廷下诏命前镇东府长史郦道元前往考察设置。郦道元是郦范的儿子。
这一年,柔然佗汗可汗又派纥奚勿六跋向北魏进献貂裘,北魏宣武帝没有接受,回复的方式与之前相同。
起初,高车侯倍穷奇被嚈哒(古代西域国名)杀死,嚈哒抓走他的儿子弥俄突。高车部众分散,有的投奔北魏,有的投奔柔然。北魏宣武帝派羽林监河南人孟威安抚接纳投降的高车人,把他们安置在高平镇。高车王阿伏王罗性情残暴,被部众杀死,部众拥立他的族人跋利延为王。嚈哒护送弥俄突讨伐高车,高车部众杀死跋利延,迎接弥俄突并拥立他为王。弥俄突与佗汗可汗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交战,战败后向西逃了三百多里。佗汗可汗驻军在伊吾(今新疆哈密)北山。恰逢高昌王麴嘉请求迁居北魏境内,当时孟威担任龙骧将军,北魏宣武帝派孟威征发凉州三千士兵迎接麴嘉。孟威的军队抵达伊吾时,佗汗可汗看到北魏军队,惊恐逃走。弥俄突得知佗汗可汗军心涣散,率军追击,大败柔然军队,在蒲类海以北杀死佗汗可汗,割下他的头发送给孟威,同时派使者向北魏进贡。北魏宣武帝派东城子于亮回访,赏赐十分丰厚。高昌王麴嘉未能按时抵达,孟威率军返回。
佗汗可汗的儿子丑奴继位,号称豆罗伏跋豆伐可汗,改年号为建昌。
南朝宋、齐时期的旧礼仪中,祭祀上天时皇帝都穿衮冕礼服,兼着作郎高阳人许懋请求制作大裘(古代天子祭祀时穿的礼服),梁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梁武帝即将前往太庙祭祀,下诏称:“斋戒期间不奏乐。从今以后,皇帝车驾刚出发时,仪仗中的鼓吹乐队跟随但不演奏;返回皇宫时,再按常规演奏。”
天监八年(己丑年,公元509年)
春季,正月辛巳日,梁武帝在南郊祭祀上天,实行大赦。当时有人请求到会稽封禅、在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举行禅礼,梁武帝命儒生草拟封禅礼仪,打算施行。许懋提出建议,认为:“舜帝在泰山烧柴祭祀,是出于巡狩的礼仪。而郑玄引用《孝经钩命决》说:‘在泰山封禅,考核功绩后烧柴祭祀;在梁甫山禅礼,刻石记载名号。’这是纬书的牵强之说,并非儒家经典的正统义理。舜帝五年一次巡狩,春夏秋冬依次走遍四岳,若每次都封禅,次数也太多了!再如管仲所说的七十二位封禅的君主,燧人氏之前,世道质朴、百姓淳厚,怎么会用金泥玉检(封禅时用来封缄文书的材料)?当时用结绳记事,怎么会雕刻文字来宣告成功?管仲还说:‘只有承受天命的君主才能封禅。’周成王并非承受天命的君主,为何能到泰山封禅、在社首山禅礼?神农就是炎帝,而管仲把他们分成两人,实在荒谬!若君主是圣主,无需封禅;若是平庸君主,不应封禅。当年齐桓公想封禅,管仲知道不可行,就列举怪异事物来阻止他。秦始皇曾封禅泰山,孙皓曾派兼司空董朝到阳羡封禅国山,这些都不是有盛德的事,不值得效仿。如此看来,封禅礼仪都是道听途说,偏离了本义,是因君主在上追求虚名,大臣在下迎合旨意造成的。古代祭祀天地,礼仪有固定规范,虔诚恭敬的态度,做到这些就足够了。至于封禅之事,我不敢听闻。”梁武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还延伸阐述许懋的建议,以皇帝旨意答复请求封禅的人,封禅之事从此搁置。
北魏中山王元英抵达义阳,准备攻取三关,先谋划说:“三关相互依存,如同左右手,若攻克一关,另外两关不用攻打就会攻破;攻打难的不如攻打容易的,应先攻东关。”又担心梁朝军队在东关合力防守,就派长史李华率领五个统军(北魏军职)攻打西关,以分散对方兵力,自己亲自统领各路军队进攻东关。
此前,马仙瑅派云骑将军马广驻守长薄,军主胡文超驻守松岘。丙申日,元英抵达长薄。戊戌日,长薄的梁军溃败,马广逃入武阳,元英进军包围武阳。梁武帝派冠军将军彭瓮生、骠骑将军徐元季率军援救武阳。元英故意放他们进城,说:“我看这座城池的形势,容易攻取。”彭瓮生等人进城后,元英加紧攻城,六天后攻克武阳,俘虏梁朝三名将领及七千多士兵。元英又进攻广岘,梁朝太子左卫率李元履弃城逃走;再进攻西关,马仙瑅也弃城逃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