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日,百济派人前来报告国王扶馀璋去世的消息,太宗派遣使者册封他的儿子义慈为百济王。
己酉日,太微星座出现彗星,太史令薛颐上书说“不可东去封禅”。辛亥日,起居郎褚遂良也这样劝谏。丙辰日,太宗下诏停止封禅大典。太子詹事于志宁遭遇母亲去世,不久就被起用恢复官职。太子修建宫室,妨碍了农务;又喜好郑国、卫国的淫靡之乐;于志宁劝谏,太子不听。太子还宠爱亲近宦官,让他们常在身边侍奉,于志宁上书说:“自从易牙以来,宦官导致国家灭亡的事例不止一件。如今殿下亲近宠爱这类人,让他们欺凌轻视士大夫,这种风气不能助长。”太子役使司驭等下属,半年不许他们轮流休息,又私下带领突厥人达哥友进入宫中,于志宁上书极力劝谏,太子大怒,派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他。二人进入于志宁的府邸,看到他睡在草席上,守丧期间哀痛憔悴,最终不忍心下手而作罢。
西突厥沙钵罗叶护可汗多次派遣使者入朝进贡。秋,七月甲戌日,太宗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符节,前往西突厥按照他现有的称号册立他为可汗,赐给他鼓和大旗。太宗还命令使者携带大量金银绢帛,遍历西域各国购买良马,魏征劝谏说:“可汗的位置还没确定就先购买马匹,他们一定会认为陛下的心意在于买马,册立可汗只是名义而已。如果可汗得以确立,他对陛下的感激之情一定会很浅薄;如果不能确立,就会深深怨恨陛下。西域各国听说后,也会轻视中原。即使买到马匹,也不是好事。如果能让西域安宁,各国的良马自然会不求自来。”太宗欣然接受,停止了买马的举动。
乙毗咄陆可汗与沙钵罗叶护可汗互相攻打,乙毗咄陆逐渐强大,西域各国大多归附他。不久,乙毗咄陆派石国的吐屯袭击沙钵罗叶护可汗,将他擒获后带回,斩杀了他。
丙子日,太宗指着宫殿对侍臣说:“治理天下就像建造这座宫殿,建成之后,不要频繁改动;如果轻易更换一根椽子、校正一片瓦片,踩踏动摇之下,必然会有所损坏。如果贪图新奇的功绩,变更法度,不坚守固定的德行,就会带来很多烦扰。”
太宗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八月己亥日,陈大德从高丽返回。他刚进入高丽境内时,想了解当地的山川风俗,每到一座城邑,就把绫绮等丝织品送给当地的守官,说:“我向来喜好山水,这里有风景优美的地方,我想观赏一下。”守官很高兴,引导他游历,没有去不到的地方,他常常见到中原人,这些人自称“家乡在某郡,隋末参军,战败后沦落到高丽,高丽人把当地女子嫁给我们,我们和高丽人杂居在一起,这类人几乎占了高丽人口的一半。”陈大德趁机询问他们亲戚的生死情况,他安慰说:“都还安好。”这些人都流泪相互转告。几天后,郊外野外到处都是遥望中原哭泣的隋代遗民。陈大德对太宗说:“高丽人听说高昌灭亡后,非常恐惧,对我们的接待礼节,比平时更加殷勤。”太宗说:“高丽本来就是汉朝四郡的土地,我派遣数万士兵攻打辽东,他们必然会倾尽全国之力救援。再另外派遣水军从东莱出发,从海路直奔平壤,水陆夹击,攻取高丽并不难。只是崤山以东的州县还没从战乱的凋敝中恢复过来,我不想劳累那里的百姓罢了。”
乙巳日,太宗对侍臣说:“我有两件喜事,一件忧虑的事。近年来粮食丰收,长安一斗粟只值三四钱,这是第一件喜事;北方的异族长期归服,边境没有忧患,这是第二件喜事。天下安定就容易产生骄奢之心,骄奢就会立刻导致危亡,这是我忧虑的一件事。”
冬,十月辛卯日,太宗在伊阙狩猎;壬辰日,驾临嵩阳;辛丑日,返回宫中。
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积在并州任职十六年,政令畅通,百姓和异族都诚心归附。太宗说:“隋炀帝劳累百姓,修筑长城来防备突厥,最终没有任何益处。我只把李世积安置在晋阳,就使边境安宁无战事,他所起的作用,难道不比长城更坚固吗!”十一月庚申日,任命李世积为兵部尚书。
壬申日,太宗的车驾向西返回长安。
薛延陀真珠可汗听说太宗将要东去封禅,对他的部下说:“天子封禅泰山,士兵马匹都会跟随前往,边境必然空虚,我趁这个时机攻取思摩,就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于是命令他的儿子大度设征调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靑等部落的军队,共计二十万人,渡过漠南,驻扎在白道川,占据善阳岭来攻打突厥。侯利苾可汗无法抵挡,率领部落进入长城,退保朔州,派遣使者向朝廷告急。
癸酉日,太宗命营州都督张俭率领部下骑兵以及奚、靑、契丹等部落的军队,进逼薛延陀的东境;任命兵部尚书李世积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领六万步兵、一千二百骑兵,驻扎在羽方;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率领四万步兵、五千骑兵,驻扎在灵武;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率领一万七千士兵,担任庆州道行军总管,从云中出兵;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从薛延陀的西境出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