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六年乙卯(公元655年)
冬季十月己酉日,皇帝下诏说:“王皇后、萧淑妃图谋用毒酒害人,现将她们废为平民,她们的母亲、兄弟全部削除官爵,流放岭南。”许敬宗上奏:“已故特进赠司空王仁佑的官爵凭证仍在,让叛乱余孽还能凭借它获得荫庇,请求一并削除。”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乙卯日,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册立皇后,皇帝于是下诏:“武氏家族功勋卓着,门第显贵,先前因才德被选入后宫,在妃嫔中享有美誉,品德光照后宫。朕当年还是太子时,承蒙先帝慈爱,常能侍奉左右,朝夕不离,她在宫中始终谨言慎行,与其他妃嫔相处从无矛盾,先帝深知其贤,时常赞赏,于是将武氏赐给朕,此事与汉宣帝封王政君为后相似,可册立为皇后。”
丁巳日,大赦天下。当天,皇后上表说:“陛下之前想封我为宸妃,韩瑗、来济在朝堂上直言反对,这既极为困难,难道不是出于对国家的深厚情义!请求加以褒赏。”皇帝把奏表拿给韩瑗等人看,韩瑗等人更加担忧恐惧,多次请求辞官,皇帝不允许。
十一月丁卯朔日,皇帝亲临殿前,命司空李积携带玺印、绶带册封武氏为皇后。当天,文武百官在肃义门朝拜皇后。
前任皇后王氏、前任淑妃萧氏,都被囚禁在别宫,皇帝曾思念她们,私下前往囚禁之地,见她们的房间封闭得极为严密,只在墙上凿了个洞递送食物,心中怜悯伤感,呼喊说:“皇后、淑妃在哪里?”王氏哭泣着回答:“我们获罪沦为宫婢,怎能再用这样的尊称!”又说:“陛下如果念及往日情分,让我们重见天日,请求将这座院子命名为回心院。”皇帝说:“朕马上会处置。”武后得知后,大怒,派人将王氏、萧氏各杖打一百下,砍去手脚,扔进酒瓮中,说:“让这两个老妇人骨头都醉掉!”几天后她们死去,武后又下令斩首。王氏起初听到敕令时,拜了两拜说:“愿陛下万岁!昭仪受宠,我死是本分。”萧淑妃骂道:“阿武妖猾狡诈,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愿来生我做猫,阿武做老鼠,世世代代扼住她的喉咙。”从此宫中不再养猫。不久,武后又将王氏改姓为蟒氏,萧氏改姓为枭氏。武后多次梦见王、萧二人作祟,披头散发、浑身流血,如同死去时的模样。后来她迁居蓬莱宫,仍能见到她们的鬼魂,因此大多住在洛阳,终身不再返回长安。
己巳日,许敬宗上奏:“永徽初年,国家没有嫡长子,暂且拥立庶子,如同引入彗星替代太阳。近来正宫皇后诞下皇子,嫡子降临,光辉普照,旁支的微弱光芒应当熄灭。怎能颠倒主次,长期让庶子占据太子之位;如同颠倒衣裳,让庶子违背嫡长之序!况且父子之间的事,旁人难以言说,若触犯陛下,必遭重罚,但即便粉身碎骨,臣也心甘情愿。”皇帝召见他询问,他回答说:“皇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尚未端正,天下人就没有归附之心。而且现在的太子出身低微,如今知道国家已有嫡子,必然心怀不安。占据太子之位却心存疑虑,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希望陛下慎重考虑。”皇帝说:“李忠已经主动谦让。”许敬宗回答:“他能像太伯那样让贤,希望陛下尽快批准。”
西突厥颉苾达度设多次派使者请求派兵讨伐沙钵罗可汗。甲戌日,皇帝派遣丰州都督元礼臣册封颉苾达度设为可汗。元礼臣抵达碎叶城时,沙钵罗发兵抵抗,元礼臣无法前进。颉苾达度设的部落大多被沙钵罗吞并,剩余部众势单力薄,不被其他部落依附,元礼臣最终未能册封便返回了。
中书侍郎李义府参预朝政。李义府外表温和恭敬,与人交谈时必定面带微笑,但内心狡猾阴险、嫉妒刻薄,因此当时人说他“笑中有刀”;又因他表面柔顺却害人不浅,称他为“李猫”。
显庆元年丙辰(公元656年)
春季正月辛未日,皇帝封皇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册立皇后的儿子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当时四岁。李忠被废后,他的属官都惧怕获罪而逃亡隐匿,无人敢去拜见;只有右庶子李安仁等候李忠,哭泣着拜别后离去。李安仁是李纲的孙子。
壬申日,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二月辛亥日,追赠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
三月,任命度支侍郎杜正伦为黄门侍郎、同三品。
夏季四月壬子日,矩州人谢无灵起兵反叛,黔州都督李子和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己未日,皇帝对侍臣说:“朕思考养育百姓的方法,尚未找到关键,你们为朕陈述一下。”来济回答:“从前齐桓公出游,见到年老饥寒的人,下令赐给他食物,老人说:‘希望赐给全国的饥民。’赐给他衣服,老人说:‘希望赐给全国的寒民。’齐桓公说:‘我的粮仓府库怎能满足全国的饥寒需求!’老人说‘君主不耽误农时,百姓就都会有富余的粮食;不耽误养蚕的关键时节,百姓就都会有富余的衣服!’因此君主养育百姓,关键在于减少征役。如今山东的服役壮丁,每年多达数万人,服役则百姓过于劳苦,出钱代役则百姓负担过重。希望陛下除了国家必需的征役外,其余全部免除。”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