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二年壬戌(公元662年)
八月壬寅日,任命许敬宗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主持西台事务。
九月戊寅日,朝廷首次下令八品、九品官员穿碧色官服。
冬季十月丁酉日,皇帝前往骊山温泉,命太子监理国政;丁未日,返回宫中。
庚戌日,西台侍郎陕州人上官仪被任命为同东西台三品。
癸丑日,皇帝下诏,定于龙朔四年正月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并于明年二月前往东都洛阳。
左相许圉师的儿子、奉辇直长许自然,打猎时践踏了百姓的田地,田主发怒指责,许自然竟用鸣镝(带响的箭)射他。许圉师仅杖责许自然一百下,却没有将此事上报朝廷。田主到司宪台告状,司宪大夫杨德裔不予审理。西台舍人袁公瑜派人改名换姓上奏密信告发此事,皇帝说:“许圉师身为宰相,欺凌百姓,隐瞒不报,这难道不是作威作福吗!”许圉师谢罪说:“臣身居宰相之位,以正直之道侍奉陛下,未能完全迎合众人之心,因此被人攻击揭发。至于作威作福,要么是手握重兵的将领,要么是身居重镇的官员;臣只是个文官,侍奉圣明君主,只知闭门自守,怎敢作威作福!”皇帝发怒说:“你是怨恨自己没有兵权吗!”许敬宗趁机说:“臣子如此狂妄,罪该万死。”皇帝立即下令将许圉师带出去。随后下诏,特意免去他的官职。癸酉日,册立皇子旭轮为殷王。
十二月戊申日,皇帝下诏,因正在讨伐高丽、百济,黄河以北的百姓被征役所困扰,原定的封禅泰山、前往东都洛阳的计划一律暂停。
风海道总管苏海政奉诏讨伐龟兹,朝廷命令兴昔亡、继往绝两位可汗出兵与他一同前往。抵达兴昔亡可汗的领地后,继往绝可汗向来与兴昔亡可汗有怨恨,秘密对苏海政说:“阿史那弥射(兴昔亡可汗)图谋造反,请你诛杀他。”当时苏海政手下只有几千士兵,召集军吏商议说:“如果弥射真的造反,我们就活不成了,不如先下手杀了他。”于是伪造皇帝敕令,派大总管携带数万段丝帛赏赐两位可汗及各部落酋长,兴昔亡可汗率领部众前来受赏时,苏海政将他们全部逮捕斩首。鼠尼施、拔塞干两个部落逃走,苏海政与继往绝可汗追击,平定了这两个部落。军队返回途中,到达疏勒以南时,弓月部又带领吐蕃军队前来,想要与唐军交战;苏海政因军队疲惫,不敢迎战,用军用物资贿赂吐蕃,约定和解后返回。从此,西突厥各部落都认为兴昔亡可汗是冤枉的,各自产生了背离唐朝的想法。不久继往绝可汗去世,西突厥十姓部落没有了首领,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收集残余部众,归附了吐蕃。
这一年,西突厥侵犯庭州,刺史来济率领军队抵抗,对部下说:“我早就该死了,有幸承蒙朝廷保全到今天,应当以死报国!”于是不解盔甲,率军冲入敌阵战死。
龙朔三年癸亥(公元663年)
春季正月,左武卫将军郑仁泰讨伐铁勒部落的残余反叛势力,将其全部平定。
乙酉日,任命李义府为右相,仍负责吏部选官事务。
二月,朝廷将燕然都护府迁移到回纥部落所在地,改名为瀚海都护府;将原来的瀚海都护府迁移到云中古城,改名为云中都护府。以沙漠为界,沙漠以北的州府都隶属于瀚海都护府,沙漠以南的隶属于云中都护府。
三月,许圉师再次被贬为虔州刺史,杨德裔因偏袒包庇许圉师,被流放庭州;许圉师的儿子许文思、许自然都被免去官职。
右相河间郡公李义府负责吏部选官,依仗皇后的权势,专以卖官为业,选官混乱无序,民间怨声载道。皇帝对此颇有耳闻,从容地对李义府说:“你的儿子和女婿做事很不谨慎,经常违法乱纪。我还在为你遮掩,你应当好好告诫他们!”李义府突然脸色大变,脖颈和脸颊都涨得通红,问道:“是谁告诉陛下的?”皇帝说:“只是我这么说而已,你何必追问消息来源呢!”李义府毫无悔意,缓步离去。皇帝从此对他心生不满。
占卜望气的人杜元纪对李义府说,他的住宅有监狱之气,应当积聚二十万缗钱来镇住邪气,李义府深信不疑,于是加紧搜刮钱财。李义府为母亲守丧期间,每逢初一、十五朝廷给假让他哭祭,他总是穿便服与杜元纪出城到东郊,登上古墓眺望气色。有人告发李义府窥探灾异征兆,暗中图谋不轨。又有人告发他派儿子右司议郎李津召见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收受长孙延七百缗钱,任命长孙延为司津监。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将此事上报朝廷。夏季四月乙丑日,朝廷将李义府关进监狱,派遣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详刑官员共同审讯,还命令司空李积监督审理过程。经查证,所有罪行都属实。戊子日,皇帝下诏将李义府削除名籍,流放巂州;李津也被削除名籍,流放振州;李义府的其他儿子及女婿全部被削除名籍,流放庭州。朝廷内外无不拍手称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