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魏玄同担任吏部侍郎时,上书指出选拔官员的弊端,认为:“君主的治国之道,应当委任官员并要求他们做出成效,所委任的人得当,所用的下属自然就精良。所以周穆王任命伯冏为太仆正时,说:‘谨慎挑选你的下属。’这是让各个部门自行寻找下属官员,而天子只任命主要官员。到了汉朝,有才能的人都是从州县官员中提拔,经过五府征召举荐后,才升入朝廷任职;从魏晋以来,才开始专门委托吏部选拔官员。天下如此之大,士人如此之多,却把选拔大权交给几个人,用文书案卷来衡量才能,依据档案记录来考察品行,即便这些人公平得像秤、明察得像镜子,也有能力局限和视野穷尽的时候,更何况所委托的人不称职,还存在愚昧偏私的弊端呢!希望能大致依照周、汉的制度,来弥补魏晋以来的失误。”奏疏呈上后,皇上没有采纳。
五月十四日,东都洛阳下了连阴雨。五月二十三日,洛水泛滥,淹没了一千多家百姓的房屋。关中地区先是水灾,接着是旱灾、蝗灾,随后又爆发瘟疫,一斗米价格涨到四百钱,东西两京之间的道路上饿死的人相互枕藉,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皇上封禅泰山后,想遍封五岳,秋季七月,在嵩山南面建造奉天宫。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上书劝谏:“陛下封禅泰山,宣告天下太平,招致各种祥瑞,功绩可与三皇五帝相媲美。但近几年来,粮食歉收,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四方异族不断入侵,军队连年出征;陛下应当恭敬沉默地思考治国之道,来消除灾祸,却反而大肆建造宫殿,劳役不停,天下百姓无不失望。我有幸担任国家的监察官员,私下为此感到忧虑!”皇上虽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但也宽容对待了他。自从褚遂良、韩瑗死后,朝廷内外都忌讳直言进谏,没人敢违背皇上的意愿,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等到李善感开始劝谏,天下人都很高兴,称他的劝谏为“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逢时发声)。
皇上派遣宦官沿着长江运送奇异的竹子,想种植在皇家园林中。宦官征用船只装载竹子,在所到之处肆意横行、暴虐无道;经过荆州时,荆州长史苏良嗣把他们囚禁起来,上书极力劝谏,认为:“索取远方的奇异之物,烦扰沿途百姓,恐怕不符合圣人爱护百姓的本意。此外,小人擅自作威作福,会损害皇上的英明。”皇上对天后武则天说:“我约束不严,果然被苏良嗣指责。”亲手写下诏书慰问苏良嗣,下令把竹子丢弃在长江中。苏良嗣是苏世长的儿子。
黔州都督谢佑迎合天后的心意,逼迫零陵王李明自杀,皇上对此深感惋惜,黔州都督府的官员都因此被免职。后来谢佑在平阁睡觉,与十多个婢妾共处一室,夜里被人砍下了头颅。垂拱年间,李明的儿子零陵王李俊、黎国公李杰被天后杀死,官府查抄他们家产时,发现了谢佑的头颅,被涂上油漆做成了便壶,上面还写着“谢佑”二字,这才知道是李明的儿子派刺客杀了他。
太子留守京城期间,经常外出打猎,薛元超上书劝谏;皇上听说后,派遣使者慰问薛元超,还召他前往东都洛阳。
吐蕃将领论钦陵入侵柘州、松州、翼州等地。朝廷诏令左骁卫郎将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征调秦州、渭州等地的军队分路抵御。
冬季十月初五,黄门侍郎刘景先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一年,突厥残余势力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人召集逃亡离散的部众,占据黑沙城反叛,入侵并州和单于都护府的北部边境,杀死岚州刺史王德茂。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在云州率军攻打阿史德元珍,敌军询问唐朝大将是谁,薛仁贵的部下回答:“是薛仁贵!”敌军说:“我们听说薛仁贵被贬到象州,早就死了,何必欺骗我们!”薛仁贵摘下头盔露出面容,敌军互相看着大惊失色,纷纷下马列队跪拜,渐渐退兵。薛仁贵趁机奋勇追击,大败敌军,斩杀一万多人,俘虏两万多人。
吐蕃入侵河源军,军使娄师德率军在白水涧迎战,八战八捷。皇上任命娄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说:“你兼具文武才能,不要推辞!”
弘道元年癸未(公元683年)
春季正月初一,皇上前往奉天宫。
二月初七,突厥入侵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击退了他们。二月十二日,突厥再次入侵妫州。三月二十八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包围单于都护府,活捉司马张行师并杀死了他。朝廷派遣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率军分路救援。
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改葬父母,让他的舅舅家迁移旧墓;皇上听说后,大怒说:“李义琰依仗权势,欺凌舅舅家,不能再让他参与政事!”李义琰得知后,内心不安,以脚病为由请求退休。三月初九,任命李义琰为银青光禄大夫,允许他退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