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州城晨光渐渐升起,岳飞拄着韩靖递来的木杖,站在城楼上“听”战——他虽看不清城下堆积的敌尸与残破的旌旗,却能从守军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辨出局势已然稳固。韩靖在旁低声禀报:“将军,唐州守兵伤亡三千,敌军遗尸五千余具,完颜昌带着残部往邓州方向逃了。”
岳飞点头,声音沉稳:“完颜昌必是去与邓州的敌军汇合,张宪那边恐有压力。传我将令,分兵三路——张宪率万人驰援邓州,务必解邓州之围;牛皋带八千步兵奔方城县,阻截伪齐援军;王贵从商虢调兵,直扑大标木,击溃刘复的主力!”他顿了顿,补充道,“张宪用轻兵诱敌,牛皋借地形设伏,王贵以弓弩破阵,战术皆按此前商定的来。”
三路军令连夜送出,岳飞则留在唐州整顿防务,同时命人清点粮草。韩靖捧着粮册赶来时,神色凝重:“将军,城中粮草仅够五万大军十日之用,后续补给还需从襄阳调运。”岳飞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望向蔡州方向——那里是伪齐的重要据点,若能拿下,便可打通北伐的粮道,可十日粮草,实在难撑攻城之战。
捷报先从邓州传来。张宪的文书字迹工整,详述战况:“末将抵邓州时,敌军五万正架梯攻城。末将以两千轻骑佯装溃败,诱敌追击至十里坡,伏兵四起,断其退路。伪齐将领郭德、施富率军突围时,被末将生擒,余部尽数投降,缴获战马五百匹,邓州之围已解!”文书旁还附了郭德、施富的降书,字里行间满是惧意。
次日午时,牛皋的捷报带着几分粗犷的豪气:“方城县昭福镇遇伪齐数万大军,末将借镇外山坳设伏,步兵持拒马列阵,弓箭手轮番射击,敌军溃逃后,末将追击至和尚寨,斩杀主将马汝翼!此役斩敌八千,俘虏三千,伪齐西路援军已灭!”信末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捷”字,看得岳飞哑然失笑。
最振奋人心的是王贵的战报。大标木一战,他以三万兵力击溃伪齐五大王刘复的十万大军,堪称以少胜多的经典:“刘复自持兵多,轻敌冒进。末将先以火筏烧其粮船,再以重甲步兵正面御敌,轻骑绕后袭营。刘复率残部往蔡州逃窜,末将已追击至蔡州境内,距城仅五十里!”
三路告捷的消息传遍唐州,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请战:“将军!三路大军已围蔡州,何不乘胜攻城,一举拿下这伪齐重镇!”岳飞却望着蔡州的舆图,沉默良久——他虽目不能视,却能通过韩靖的描述想象出蔡州城的坚固:城墙高逾三丈,护城河宽十丈,城中还有伪齐守军五万,十日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攻城。
“班师。”岳飞终是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无奈,“留王贵率一万兵力驻守蔡州外围,牵制敌军;张宪、牛皋率军回撤,随我返回襄阳。待粮草充足、目疾好转,再图蔡州。”诸将虽有不甘,却也知粮草不济的困境,只得领命。
撤军的命令刚下达,岳飞便收到密探回报:“伪齐刘豫已派十万大军在牛蹄镇设伏,欲偷袭我军后路!”岳飞心中一凛——牛蹄镇是撤军的必经之路,地形狭窄,两侧是山,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他当即改变部署,对韩靖道:“传我将令,大军佯装撤退,我带两万兵力埋伏在牛蹄镇两侧山中,待敌军贸然突袭,我们四面合击!”
牛蹄镇的夜色如墨,岳飞率部埋伏在山林中,寒风刮得树枝作响。他靠在树干上,闭目“听”着山下的动静——敌军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夹杂着将领的呵斥声与士兵的抱怨声。韩靖在旁低声道:“大帅,敌军上当了。”
“放信号箭!”岳飞挥下令旗。三枚信号箭划破夜空,照亮了狭窄的山道。埋伏在两侧山中的岳家军瞬间起身,滚石、擂木如暴雨般砸向敌军,弓箭手万箭齐发,山道上顿时响起一片惨叫。伪齐伏兵猝不及防,挤在狭窄的山道上,进退不得,成了活靶子。
“冲下去!”岳飞拔出湛卢剑,率先跃下山崖。将士们紧随其后,与敌军展开近身厮杀。岳飞虽看不清敌人的位置,却凭着兵器碰撞的声音判断方位,长剑挥舞间,接连挑落数名敌兵。韩靖始终护在他身旁,高声提醒:“将军左侧有敌兵偷袭!”岳飞旋身一剑,正中敌兵咽喉。
激战至黎明,伪齐伏兵已溃不成军。岳家军歼敌数千,缴获战马三千匹,还有大量粮草军械。被俘的伪齐士兵蜷缩在山道旁,瑟瑟发抖,生怕遭到屠戮。牛皋提着染血的熟铜锏走来,道:“将军,这些俘虏如何处置?杀了干净!”
岳飞却摆了摆手,走到俘虏面前,声音洪亮如钟:“尔等皆是中原百姓,昔日被刘豫裹挟从军,并非本意。今日我不杀你们,放你们回家。待他日我军北伐,光复中原,尔等若愿率豪杰来应官军,便是国家功臣;若不愿从军,亦可耕田种地,安稳度日。”
俘虏们闻言,纷纷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一名年长的士兵颤声问道:“岳将军……您真的放我们走?还不追究我们助伪齐之罪?”岳飞点头,命人分发干粮:“我岳家军只杀金贼与伪齐首恶,不害中原百姓。回去后告诉乡亲们,王师必复中原,让他们安心等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