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十二月初一。
西山镇,新划出的“一号实验场”内,人声鼎沸,与凛冽的寒风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林枫披着厚重的毛呢大衣,俯瞰着下方热火朝天的景象。他的身旁,王铁柱、陈文渊、顾炎武以及格物院遴选的几名优秀学员肃然而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两条平行延伸、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的“铁龙骨”之上。
“伯爷,万事俱备,只等您下令了!”王铁柱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一面红色的令旗。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既紧张又兴奋的工匠和士兵们,沉声道:“开始吧。”
王铁柱深吸一口气,猛地挥下令旗,用尽平生力气嘶吼:“启动——‘铁驽马’!”
“呜——!!!”
一声尖锐嘹亮、迥异于任何已知兽吼的汽笛声,如同沉睡巨龙的咆哮,骤然撕裂了冬日的天空!伴随着这声宣告新时代的嘶鸣,一股浓白的蒸汽从场地尽头的一个钢铁怪物头顶喷涌而出。
那是一个有着巨大驱动轮和复杂连杆结构的蒸汽机车头,它被工匠们敬畏地称为“铁驽马”。在无数道混杂着期待、恐惧与好奇的目光注视下,这台凝聚了西山最高工业成就的造物,锅炉内的压力攀升到了临界点。巨大的飞轮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转动,通过精密的曲轴连杆,将澎湃的动力传递给车轮。
“动了!动了!”人群中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
只见那沉重的“铁驽马”发出一阵尖啸的汽笛声,车身微微一颤,驱动轮在与铁轨的摩擦中发出刺耳的声响,随即,它开始动了!起初缓慢得如同蜗牛,但伴随着蒸汽有节奏的喷吐,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速度逐渐加快,坚定地沿着那两条笔直的铁轨,向前驶去!
车轮碾过钢轨接缝处,发出“哐当、哐当”富有韵律的声响,这声音听在众人耳中,比任何仙乐都更令人心潮澎湃。它拉动着后面三节满载着煤炭和石料的平板车厢,展示着远超任何骡马队的力量与耐力。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王铁柱这个铁打的汉子,此刻眼圈泛红,几乎要落下泪来。只有他知道,为了这“哐当”一声,他和工械营的工匠们熬了多少个日夜,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仅仅是达到让车轮既不脱轨又能顺畅转动的轮缘与轨距配合公差,就让他们几乎愁白了头。
林枫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看得更远。这短短一里地的实验线路,只是一个开始。他转向身边一个年轻的格物院学员,问道:“数据记录如何?”
那学员激动地捧着笔记本,声音发颤:“回…回伯爷,均记录下来了!牵引力、耗煤量、速度变化……与‘知微’先生推演的数据,误差在百分之五以内!”
实验场外围。一些被允许远远观看的本地乡民和屯垦士兵,早已被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老汉拄着锄头,张大了没几颗牙的嘴,喃喃道:“额滴娘咧……这,这真是铁做的马?不吃草料,光喝水和黑石头,就能拉动这么老多东西?这怕是鲁班爷下凡了吧?”
他身旁的儿子,一名西山卫的年轻士兵,则挺起胸膛,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解释道:“爹,这叫火车!是伯爷带着王大师傅他们造出来的神物!以后咱们的粮草、大炮,用这家伙来拉,一天就能从西山跑到河口集来回好几趟!建虏骑马都撵不上!”
那老汉浑浊的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看着那喷吐白烟的钢铁长龙,又看了看远处西山镇方向林立的烟囱,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着何等天翻地覆的变化。
与此同时,格物院深处一间戒备森严的实验室内,气氛同样紧张。
这里没有蒸汽机的轰鸣,只有细微的电流滋滋声和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几名年轻学员在一位教习的指导下,正围着一台结构精密的木盒装置忙碌着。木盒正面是一排刻着字母和数字的黄铜按键,侧面则引出一根被多层桐油桑皮纸包裹的粗铜线,连接到一个缠绕着大量漆包铜线的铁芯线圈上。
这便是“闪电信使”的终端——电报机。
“检查电极接触!”
“电磁铁回路确认通畅!”
“准备好莫尔斯电码表!”
学员们低声交换着指令,眼神专注。他们面前,摊开着由“知微”优化后制定的电码规则,将复杂的汉字以简单的点和划组合来代表。
教习深吸一口气,看向站在一旁观摩的顾炎武和陈文渊,沉声道:“顾先生,陈主事,可以进行第一次跨实验室通讯测试了。”
发送端,一名学员按照电码表,一下下按动电键,将一段简短的信息转化为时断时续的电流脉冲。接收端,另一个实验室里,电磁铁驱动着笔尖,在匀速移动的纸带上留下了一串由长短墨点组成的符号。
负责接收的学员紧盯着纸带,手指飞快地对照着电码表进行翻译。片刻后,他猛地抬起头,脸上充满了狂喜,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带着DeepSeek闯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