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您放心!一有风声,我立马传信!"朱掌柜郑重地将铜钱收起,胖脸上满是严肃。
次日深夜,万籁俱寂,只有打更人的梆子声偶尔从远处传来。朱掌柜果然如约而至,亲自赶着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骡车来到城外密林。车上载满了所需物资:几套合身的粗布棉袍、厚实耐磨的皮袄、遮风挡雪的风帽、充足的银元和易于携带的金叶子、精心准备的耐储存干粮和肉脯、一小箱分类整齐的应急药材(包括金疮药、解毒丹、驱寒散等)、甚至还有几把保养精良、可贴身隐藏的防身短刀和一把藏在皮套里的精钢手弩并二十支弩箭。装备之精良,准备之周全,远超徐逸风的要求。
更令人惊喜的是,朱掌柜还带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之前从黑水城出来后救了他们的巴特尔。这位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脸上带着风霜刻痕的西北汉子,从车辕上跳下来,对着徐逸风抱拳行礼,脸上带着重逢的踏实笑容和一丝"又见面了"的感慨。
"徐爷,东西都齐了,您过目。巴特尔兄弟前些日子正好在我这儿歇脚,处理些私事,听说您需要向导再入西北,二话不说就应下了。他是老手,信得过,对西北的路,特别是祁连山周边那些沟沟坎坎,比自家炕头还熟!有他领着,能省去不少麻烦。"朱掌柜低声道,语气中带着对巴特尔能力的肯定,"一路保重!千万小心!"
徐逸风对巴特尔点了点头,两人之间经过黑水城的生死与共,早已有了深厚的默契,无需过多言语。他看到巴特尔腰间挂着一把新的弯刀,皮袄下的肌肉依旧结实,眼神沉稳,便知这位可靠的伙伴已经做好了再次冒险的准备。"又要辛苦你了,巴特尔。"徐逸风道。
"徐爷客气了。西北就是我家,能再给您和各位朋友带路,是巴特尔的荣幸。"巴特尔爽朗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声音粗犷却令人安心。
徐逸风拍了拍朱掌柜肥厚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多谢,这份情谊徐某记下了。日后若有所需,可凭此物到金陵'听雨楼'寻我。"他递给朱掌柜一枚小小的玉牌,上面刻着一个繁体的"风"字。
朱掌柜接过玉牌,知道这承诺的分量,重重点头。
团队再次聚齐,还增添了一位强有力的向导。趁着浓重夜色,由熟悉西北地形和人情世故的巴特尔引领,一行人骑着健壮的骡马(为避人耳目,未用显眼的高头大马),悄然离开平望镇,踏上了真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西行之路。
一路无话,巴特尔果然经验老到,堪称活地图。他引领队伍穿州过府,大多行走于荒郊野岭、废弃的古驿道、或是只有当地牧民才知道的隐秘小径,巧妙地避开了多次严苛的官卡盘查和可能设有埋伏的险要地段。他对天气变化、水源地、乃至狼群活动范围都有准确的预判,让行程安全了许多。
越是往西,景色越发苍凉辽阔,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无垠的黄土、戈壁和逐渐显现的远山轮廓。人口渐稀,村落往往相隔数十里才有一个,且多为土坯垒砌,显得破败而坚韧。胡风渐浓,遇到的牧民、商队多为异族面孔,语言、服饰、习俗都与中原大异。天气也愈发寒冷干燥,狂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生疼。与江南的温润水乡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个世界。
陈文虽是书生,体弱,倒也有几分韧性,虽吃尽颠簸之苦,风沙扑面,却并未叫苦不迭,反而对沿途的地理风貌、古迹残碑、异族风情产生了浓厚兴趣,不时拿出纸笔,顶着风沙艰难记录,时而引经据典,试图考证某处遗址的来历,倒也冲淡了些许旅途的枯燥和紧张。赵莽与巴特尔本就相熟,都是豪爽汉子,两人时常并骑而行,用半生不熟的官话和丰富的手势交流,切磋骑术刀法,讨论西北各地的烈酒和美食,不时发出粗豪畅快的笑声,驱散了行路的寂寞。王五伤势在徐逸风的诊治和草药作用下渐愈,依旧沉默可靠,如同团队的影子,时刻保持着警惕,负责断后和侦察,那双锐利的眼睛从不放过任何异常。小栓子则对巴特尔随身携带的一把古老羌笛产生了浓厚兴趣,巴特尔偶尔会在宿营时吹奏一曲苍凉悠远的西北调子,引得小家伙目不转睛。柳七娘伤势好转,话依旧不多,但眼神中的死寂渐褪,时常默默观察着徐逸风的一举一动和周围的环境变化,那双经历过巨变的眼眸深处,藏着深思与衡量。
徐逸风则利用这段相对平稳的行程,不断在脑中整合着已知的所有线索。黑水城的星槎碎片、其神秘的共鸣与能量;赫连部不依不饶的疯狂追索、其远超寻常江湖帮派的实力与目标;柳七娘口中的龙脉国运、前朝秘辛、以及那指向祁连的所谓"信物";还有朱掌柜提到的祁连山频繁的失踪事件......这些支离破碎的碎片在他脑中慢慢旋转、靠近,试图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却可能更加骇人的图画。他尤其在意祁连山的异常,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种"邪门"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或危险,绝非空穴来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墓迷踪:九域秘辛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墓迷踪:九域秘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