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影僧的石室中,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唯有长明灯芯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证明着时间的流逝。那昏黄的光晕在尘影枯槁深刻的脸上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使得他那双看透世事沧桑的眼睛更显深邃。他久久地凝视着徐逸风,目光似有千钧之重,仿佛要透过那苍白的面容和坚定的眼神,衡量出他骨子里的决心与肩上所能承担的重任。
沉默良久,尘影僧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比先前更加低沉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深处艰难挤出:“‘净尘墟’的入口,并非在此处。”他枯瘦的手指微微抬起,指向石室一侧幽暗的甬道方向,“据先师手札残卷所载,需得攀上北台叶斗峰附近的挂月峰。那峰势如弯月悬空,险峻异常,人迹罕至。峰下深处,有一处早已倾颓荒废的古刹,名曰‘灵境寺’。寺中断壁残垣间,应有一方古碑尚存,碑文以密语镌刻,暗指‘净尘墟’入口所在之机括。”
他话锋微顿,眼中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追忆,有无奈,更有深深的告诫:“然而,具体如何开启那入口,先师手札亦语焉不详,只模糊提及需‘缘法’牵引,以及……‘信物’为引。”他的目光若有实质般,缓缓掠过徐逸风紧紧握在手中的那枚“镇渊石”,其意不言自明。
“挂月峰不仅地势奇险,路径如迷宫般难辨,”尘影僧的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更紧要的是,老衲近日于定中感知,峰下山林间天地气机紊乱驳杂,似有非比寻常的异动潜伏,绝非天然形成之风霜雨雪。赫连部,乃至其背后那深不可测的‘黑影会’,绝非庸碌无能之辈。他们既知目标在此,必已张网以待,布下重重阻碍,或许……其中便有精通奇门遁甲、乃至更诡异邪术之辈。诸位此行,无异于闯龙潭虎穴,务必万分谨慎,步步为营,稍有差池,恐万劫不复。”
没有更多的线索,没有承诺的援手,甚至没有一句鼓励。尘影僧提供了指向性的信息,却也清晰地划定了界限。他依旧选择留守在这阴暗的地下石室,如同一位与古老誓约捆绑在一起的沉默守望者,将前路的凶险与责任,全然交予了这群伤痕累累的年轻人。
团队在石室中稍作休整,饮了些尘影僧提供的清水,感受着那微弱暖意滑过喉咙,稍稍驱散了些地底的阴寒。然后,在尘影僧那混合着期盼、担忧与无尽疲惫的复杂目光注视下,他们沿着他所指的、另一条更为隐蔽狭窄的出口甬道,默然离开了这处短暂提供庇护与真相的地下避难所。
出口巧妙地隐藏在后山一处藤蔓纠缠的岩石裂缝之后,连接着一条几乎被荒草与落叶彻底淹没的荒芜小径,完全避开了清凉寺的主要建筑群视野。此时虽已近正午,但山林间弥漫的湿冷雾气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愈发浓重,如同巨大的白色幔帐,将阳光严严实实地遮挡在外。四周光线晦暗不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腐叶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心神不宁的压抑气息。挂月峰遥远的身影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徐逸风伤势远未痊愈,方才在密道中心神对抗“心镜迷障”已消耗巨大,此刻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呼吸虽极力压抑,仍能听出细微的急促之音。他紧紧握着怀中的黑石——“镇渊石”,那传来的一丝微弱却持续的暖意,仿佛成了他与这片被诡异雾气笼罩、气机紊乱的山林之间,唯一稳定的联系纽带。蔡若兮小心地搀扶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手臂透过衣物传来的无法抑制的细微颤抖,心中的忧虑如同藤蔓疯狂滋长,紧紧缠绕。
“风眠兄,还撑得住吗?这山路难行,雾气又大……”夏侯琢递过一颗精心调制的提气凝神药丸,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他知道徐逸风是在硬撑,但前路漫漫,强敌环伺,容不得半分退缩。
“无妨……还能坚持。”徐逸风接过药丸,和水服下,勉力振作起精神,深邃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被浓雾扭曲的环境,“这雾气……来得蹊跷,并非寻常山岚。大家务必跟紧,彼此照应,万万不可走散。”他尝试依靠“镇渊石”对地脉气息的微弱感应来辨认大致方向,但越往挂月峰方向行进,那股原本就微弱的感应便越发紊乱、飘忽不定,仿佛有什么无形的力量在刻意干扰、扭曲着地气流动,这让他心头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
果然,前行不足半个时辰,周围的林木景象开始发生诡异的变化。树木的种类依旧是五台山常见的松柏栎类,并无特殊,但它们的排列方式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玄奥。乍看之下杂乱无章,仿佛自然生长,但若凝神细观,便可发现这些树木的方位隐隐暗合八卦要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各据其位,形成一种潜在的格局。更诡异的是,这格局并非静止不动,随着浓雾的缓缓流动,视觉产生种种错觉,那八卦方位似乎也在随之悄然变换、旋转,令人头晕目眩,难辨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墓迷踪:九域秘辛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墓迷踪:九域秘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