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应该要让这些受尽苦难的百姓,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那你们回来之后,过的怎么样?”
陈叔闻言,脸上忧愁起来,叹了口气道:“乡亲们回来之后,正准备重操旧业,可如今官府下令不准在江上打鱼,我们也就只能在一些小河沟里撒网,可小河里的鱼又小又少,运气好的时候能换些粗粮,运气差了,姐弟俩就得跟着小老儿饿肚子了。”
如今宋军围困金陵已经半年有余,已经击溃了驰援的几路唐军,胜利的天平已经逐渐向宋国倾斜,所有人都知道,唐国的灭亡就在今年,或早或晚而已。
宋军之所以封锁江面,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目前宋军最重要的威胁,驻守湖口的朱令赟的十五万大军。
湖口位于长江上游,朱令赟部有将近八万的水军,如果其沿江而下,击败潘美所率领的六万水师,占领燕子矶,那么曹彬的围城部队后路将被狠狠切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朝廷严令,加强长江防线,寸板不准下江,违令者斩。
想到这里,陆子扬眉头紧皱,朝廷的命令不能违背,百姓的生计也不能耽搁,一个字,难。
整整一刻钟,陆子扬坐着一动不动,祖孙三人见此,谁也没有说话,生怕打扰他。突然陆子扬脑中灵光一闪,兴奋道:“我有办法了,陈叔,我记得你好像会造船是吧?”
“是啊!这是小老儿祖传的手艺。”
“那你能不能造很大的船,大概有两三丈高、十来丈长那样的船?”陆子扬兴奋的比划着说道。
陈叔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低头捋了捋胡须,边思索边说道:“这么大的船?倒也不是造不了。只是用料得足 龙骨得用百年的硬松木,不然撑不起这么大的身子,铁钉得是铁匠铺特制的‘船用大钉’,桐油也得是头道榨的,防水才严实。而且造起来费功夫,至少得两三个月才能成型。”
说着,瘦小的身板挺了挺,眼中闪过一丝自豪道:“小老儿祖上在唐玄宗年间,是扬州造船坊的‘都料匠’,专管官船营造。到了小老儿祖父那一代,小老儿还和他老人家参与过唐国先主李昪重建水师的计划,造过能载五百兵士的‘苍兕’巨舰。可惜后来世道变了,江防松弛,匠户流散,我们这一脉才回到故土,靠修修补补打鱼过活。”
陆子扬听得大喜,原本还想上书赵匡胤从工部调集一些能工巧匠过来,如今看来,竟是近在眼前,不必外求。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老头,竟然是一个大大的人才。
陆子扬刚才脑中想起了他那个精美的船型模具,顿时想起来一个可以改善他们生活的极好方法,那就是建造船厂。
和州毗邻长江,水面宽阔,又属于江南地区的繁华地带,自古便是舟楫往来、商旅聚集之地,在这里建造船厂简直再好不过。
如今市舶司已经设立,与东洋、南洋还有西洋的贸易日趋频繁,商船肯定需求越来越大,自己只要上书赵匡胤批准在这里建造船厂,不仅可以给朝廷创造收益,又可以解决这些百姓的生计,简直是一举两得。
陆子扬满脸兴奋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陈叔听后激动的直哆嗦,浑浊的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哽咽的说道:“大,大人!您是说我们陈家的手艺,能再造大船、造商船?能让乌江的乡亲们,不用再靠捕鱼糊口,也能有安稳的生活?”
见陆子扬坚定的点头,陈叔抹了把泪,陈叔忽然“扑通”一声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地面:“若陛下真能准了这事,俺陈老儿这辈子,就算把骨头熬碎在船厂,也值了!俺这就去喊上所有会造船的老伙计,等着大人的好消息!”
陆子扬连忙扶起他,语气坚定的说道:“陈叔放心,这奏折我明日一早就写,定要让官家看到和州造船的好处!咱们一起等着船厂开工的那天!”
喜欢宋韵流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宋韵流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