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工作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晚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招聘计划表,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室内设计师三名、项目经理一名、新媒体运营两名"的字样。手机在桌面震动,是HR发来的面试者汇总表,密密麻麻的名字后面跟着一连串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会议桌。
"林姐,这是今天上午的面试者资料。"实习生小陈抱着一摞文件夹进来,额角还带着薄汗,"刚又收到二十多份简历,我按应聘岗位分好类了。"
林晚接过文件夹,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温热——是小陈一路小跑从打印店取回来的。自从上个月商业空间项目登上行业周刊,工作室的招聘邮箱就没消停过,每天涌进来的简历像涨潮时的海水,带着各种期待和野心拍打着这个刚满半年的团队。
"先面试项目经理岗位吧。"林晚翻开第一份简历,照片上的男人穿着西装,眉眼间透着精明,"张启明,五年项目管理经验,之前在大公司待过?"
"是啊,"小陈凑过来看,"听说还是主动辞了职来投我们的,说是看中工作室的发展潜力。"
林晚指尖顿了顿。半年前她招第一个设计师时,面试者看着工作室仅有的三间办公室,眼神里总带着犹豫。那时她得拿着自己设计的图纸,一遍遍解释"我们不是小作坊",可现在,连行业内有资历的人都愿意主动抛来橄榄枝。
面试室的门被推开时,张启明带来的气场让空气都凝了半秒。他没有像其他面试者那样紧张地攥着公文包,而是从容地扫视了一圈墙上挂着的项目案例图,最后目光落在林晚身上:"林总监,久仰。你们那个亲子乐园的动线设计,我在杂志上仔细研究过。"
林晚示意他坐下,推过去一杯温水:"张经理觉得那个设计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是对家长视线的考量。"张启明没有看准备好的发言稿,语气笃定,"大多数亲子空间只考虑孩子的安全,你们却在游乐区边缘设计了1.2米高的半弧形矮墙,既不影响家长看护,又给孩子留了私密感。这种细节,比那些炫技的造型更见功力。"
林晚的指尖在桌下轻轻蜷起。这个细节是她熬了三个通宵才敲定的,当时团队里还有人觉得没必要——"家长哪会注意这么点高度",可眼前的男人一眼就看穿了设计背后的心思。她忽然想起半年前自己一个人改图纸到凌晨,咖啡杯底结着褐色的渍,窗外的写字楼只有零星的灯还亮着。
"我们现在的项目进度表是这样的。"林晚打开电脑,调出近期的项目排期,"三个月内要启动三个商业项目,还有两个私宅设计在跟进,项目经理需要同时对接客户、施工队和设计团队,压力不会小。"
张启明的视线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忽然笑了:"林总监,我离职前手里同时压着五个项目,每天的会议从早排到晚。但说实话,"他话锋一转,"那些项目里,没有一个能像你们亲子乐园那样,让我看到设计本身的温度。"
面试进行到第三十分钟时,林晚已经在心里给了答案。她看着张启明起身告辞时,特意在走廊停下,和正在画图的设计师讨论起材料选型,忽然想起上周丈夫周明轩来接她下班时说的话:"你现在看人的眼神,比刚入职那会儿厉害多了。"
那时她还在设计公司当小组组长,招第一个组员时,因为对方简历上写着"擅长沟通"就匆匆录用,结果对方连客户的基本需求都抓不住,最后还是她熬夜重改方案。现在想来,所谓的"识人",不过是摔过足够多的跟头,才懂得哪些细节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能力。
下午的设计师面试持续到夕阳西沉。有刚毕业的应届生,眼睛亮得像藏着星星,说起设计理念时手舞足蹈;也有从大公司跳槽来的资深设计师,带着成熟的作品集,却在被问到"你觉得设计的意义是什么"时愣住了。
"我之前在的公司,设计的意义就是签单。"一个穿着牛仔外套的女孩咬着唇,声音越来越低,"客户说要镀金线条,哪怕再俗气也得加上。可我昨天去看了你们做的书店设计,那些嵌在书架里的小灯,晚上亮起来像星星......"
林晚递过去一张纸巾:"我们也会遇到难缠的客户,但至少可以争取一次。"她想起那个坚持要把儿童房刷成大红色的客户,自己带着色卡跑了三趟,最后用渐变红的方案说服对方,"有时候不是客户固执,是我们没找到沟通的钥匙。"
女孩忽然红了眼眶:"林姐,我能再讲下我的毕业设计吗?是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林晚听着女孩的讲述,忽然觉得工作室的灯光比平时更暖了些。她想起刚租下这栋楼时,墙面斑驳,地板松动,是团队几个人周末戴着口罩刷墙,把旧办公桌擦得锃亮。那时谁也没想到,半年后这里会坐满怀揣同样梦想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