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则是一个巴掌大小、由硅晶片和藤蔓纤维构成的复杂“罗盘”,罗盘中心悬浮着一滴墨绿色的液体(疑似浓缩的鼠类信息素),罗盘边缘几根纤细的骨针正随着液体极其微弱的波动而轻轻颤抖。
最显眼的是一个半人高的藤木架子,架子上固定着一个用细长中空藤蔓巧妙缠绕成的、如同复杂迷宫般的立体管道系统。管道内部,十几只被染成不同颜色(方便追踪)的沙地松鼠,正像永动机一样疯狂地踩着管道中嵌套的微型苔藓飞轮!飞轮连接着架子顶端一个不断旋转的骨制转盘,转盘上固定着几面打磨得极其光滑的小骨镜,将幽暗的光线反射到墙壁不同的硅晶片上,形成跳动的光斑。
灰眼枯槁的手指,极其精准地在那个“松鼠动力监测仪”的某个骨制旋钮上拨动了一下。一只染成蓝色的松鼠脚下飞轮的阻力瞬间加大,它吱吱叫着,蹬得更卖力了。架子顶端骨镜反射的光斑也随之加速闪烁。
“噪……噪……”灰眼干涩地吐出两个字,似乎是嫌松鼠叫得太吵。她走到旁边一个敞口的陶罐前,从里面抓了一小把油光发亮的松子,随手丢进松鼠迷宫的一个投食口。松鼠们立刻被美食吸引,暂时安静下来,争抢着食物。
做完这些,她才佝偻着,如同一个设定好程序的古老机器,缓缓走向石屋另一侧。那里有一个用暖石垒砌的低矮平台,平台上固定着一个看起来极其简陋的装置——一个用沼泽黑泥和矿物粉末混合捏制、内部蚀刻了复杂回路的粗陶盆。盆里没有土壤,只铺着一层薄薄的、闪烁着星蓝光泽的矿渣粉末(正是当年“星尘矿渣”的变种)。此刻,矿渣粉末上,竟然生长着几簇极其微小、颜色深紫近黑、表面布满了蜂窝状孔洞的奇异蘑菇!
灰眼枯槁的手指在陶盆边缘某个不起眼的符文上轻轻一点。
嗡……
陶盆内部蚀刻的回路瞬间亮起极其微弱的幽光。盆中那几簇深紫色蘑菇猛地一颤!紧接着,一阵极其细微、却清晰可辨、带着强烈情绪波动的“意念絮语”,如同无数细小的抱怨声,直接传入灰眼的意识!
【饿……饿死了……隔壁棚的绿毛怪又抢营养……】
【烦……那个穿麻袋的老巫婆……老盯着我们看……】
【下面……下面有东西……在啃……好烦……】
【要光……要热……不要震动……】
这些意念混乱、琐碎,充满了菌类特有的简单欲望和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灰眼冰冷地“听”着,灰色的眼眸毫无波澜。她又点了一下另一个符文。蘑菇的“絮叨”戛然而止,仿佛被掐住了脖子。
她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佝偻的身影再次移动,极其缓慢地回到石屋中央的暖玉浅盆旁。她枯槁的手指伸入那缓缓起伏的深褐色基质中。片刻后,指尖夹起一小撮基质,凑到眼前。冰冷的灰色眸光如同最高倍的显微镜,穿透了基质的颗粒,分析着其中极其微量的信息素残留、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一丝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属于啮齿类动物的特殊腺体分泌物。
时间在石屋的幽暗与微光中无声流逝。灰眼像一尊沉默的石像,时而凝视松鼠迷宫的光斑变化,时而“倾听”蘑菇的抱怨,时而又分析着暖玉盆中基质的秘密。她的世界,早已超越了凡俗的感官,在微观的信息海洋中遨游。
终于,她缓缓抬起头,灰色的眼眸中,所有的线索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咔嚓一声,完美咬合。
她佝偻着,极其缓慢地挪回石台边。枯槁的手指再次按在那个圆形符号上。这一次,石台表面亮起的不是吸收的光膜,而是一道凝练的、如同实质般的幽蓝色光束!光束投射在石屋一面相对空旷的墙壁上,瞬间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动态图像!
图像的核心,是东区“菌光农场”西北角那三个靠近旧矿渣堆的菌棚。图像如同拥有透视能力,穿透了菌棚的藤蔓防护网,清晰地显示出棚内基质深处,几条蜿蜒的、新近挖掘的细小通道,正从矿渣堆方向延伸而来!更令人心惊的是,在代表矿渣堆的、结构复杂的阴影区域深处,一个巨大的、由无数红色光点汇聚而成的“巢穴”影像被高亮标出!红点的数量之多,远超墨鳞的估算!
紧接着,图像旁边,几行由冰冷光线构成的文字缓缓浮现:
`结论:`
`1. 鼠群主巢位于目标矿渣堆核心废弃金属管道交汇处(空间巨大,隔绝外部探查)。`
`2. 近期异常繁殖主因:农场西北角菌棚新引入的‘蜜光菌’(变种),其代谢释放的信息素(类型:K-7)对目标鼠类(沙地褐鼠)具有强烈催情及聚集效应。`
`3. 次要诱因:矿渣堆内部因近期轻微地脉波动(无害),导致一处小型地下水源渗出,改善了巢穴湿度环境。`
`4. 天敌(沙地蛇)活动减少区域与鼠道核心区存在空间重叠(蛇类厌弃‘蜜光菌’信息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原始当垃圾女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原始当垃圾女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