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那句“盖新屋。盖大点。亮堂。”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高红梅心中激起千层涟漪,感动和心疼交织。她正想说什么,旁边小沙发上打盹的高大娘不知何时醒了,正支棱着耳朵听呢。
“啥?盖新屋?还要盖大点?” 高大娘一下子精神了,眼睛瞪得溜圆,嗓门也不自觉地拔高了一点,又赶紧压低,生怕吵醒外孙们,“振华,你刚说啥?盖新屋?咱家那老屋不挺好的吗?结实着呢!”
高红梅嗔怪地看了母亲一眼,示意她小声点,然后目光盈盈地看向周振华,带着询问和关切:“振华,妈说得对,老屋是旧了点,但修修补补也能住。盖新的…那得花多少钱?还得费多少力气?你现在又要照顾我们娘几个…” 她心疼丈夫的辛苦。
周振华握着高红梅的手没松,目光扫过丈母娘充满疑问的脸,又落回妻子写满担忧的眼中。他知道,光说“盖大点”不够,得让她们明白,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为了这个家长远计的、深思熟虑的计划。
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脑海中再次确认那个早已勾勒清晰的蓝图。然后,他松开妻子的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的小茶几旁。茶几上放着护士送来的水果,旁边有几根削水果后留下的、细长的苹果树枝。
周振华拿起其中一根比较直的树枝,回到床边。他没有坐下,而是蹲了下来,就着病房干净光滑的地砖,用那根树枝的尖端,开始在地上比划。
高大娘和高红梅都好奇地探身看着。
“这里,是现在的老屋。” 周振华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线条笔直,比例精准,仿佛用尺子量过。他指向长方形的东边:“向东扩。这片坡地,地基稳,向阳。”
树枝在“老屋”东侧延伸,画出一个更大的、相连的长方形。
“这里,起两层。” 树枝在延伸的部分点了两下。
“楼下,” 树枝在底层区域划动,“这间,给平平、安安、振东。” 他划出一个宽敞的区域,“放得下三张小床,以后放书桌,玩具。窗户开大,透亮。” 他又在旁边划出稍小一点的空间:“这间,做他们玩耍的地方,地上铺软垫,不怕摔。”
高大娘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插嘴:“哎哟!专门给娃们弄个耍的地方?那敢情好!”
周振华点点头,树枝移向楼上区域:“楼上,这间,我们的。” 他划出一个更大的空间,“窗户朝南,对着山坳,景好。” 他停顿了一下,树枝在卧室区域旁边又划出一个小方块:“这里,隔开,给你做绣房。” 他知道高红梅喜欢安静地做点刺绣手工。
高红梅的心猛地一跳,看着地上那个小小的方块,仿佛看到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充满阳光和宁静的小天地,眼圈又忍不住红了。他连这个都想到了…
“楼下这边,” 树枝回到一层,在老屋和扩建的连接处划动,“厨房,扩出来。” 他画了一个更大的方形,“灶台、案板、洗碗池分开,地方宽敞,以后给娃们做吃的,不挤。装个大热水器。” 他又在旁边画了个小方块:“这里,做新卫生间。干净,亮堂,装淋浴,冬天洗澡不冷。”
“堂屋,” 树枝指向老屋原本的堂屋位置,向外延伸了一些,“也扩宽。摆得下大桌子,乡亲们来了,有地方坐。” 他在堂屋靠门的地方点了点:“这里,留块空地,娃们小时候能爬,大了能跳房子。”
高大娘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好好好!这想得周全!厨房和茅房(卫生间)是该弄好点!红梅以后带着仨娃,没个好厨房可遭罪!”
周振华的树枝还没停。他在地砖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将整个房屋和部分后院都圈起来的方形:“院子,围起来。” 他在院子里划拉:“这里,铺平,给娃们跑。” 又指向一角:“这里,给你种花。” 他看向高红梅,他知道她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最后,树枝点在靠近扩建部分二楼的位置:“这里,做个小小的露台。”
“露台?” 高红梅和高大娘异口同声,这个词对她们来说有点新鲜。
“嗯。” 周振华用树枝比划了一个悬空的小平台,“不大。能放两把椅子,一张小桌。” 他抬起头,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看到了山坳的景色,“夏天晚上,坐那儿,吹风,看星星,看梯田。” 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这是他构想中,留给自己和红梅的一点小小空间,远离孩子的哭闹和生活的琐碎,能静静享受山风与星空。
高大娘一拍大腿,喜笑颜开:“哎呦!这个好!这个露台好!红梅啊,听见没?振华连跟你晚上看星星的地方都想好啦!”
高红梅的脸颊飞起红霞,心里的感动和甜蜜几乎要溢出来。她看着地上那些被树枝清晰勾勒出的线条,那不仅仅是一个房屋的平面图,更是丈夫沉默内敛下,对她们母子四人未来生活细致入微的规划和深沉的爱。他不仅想到了孩子们的空间、实用的厨房卫生间,甚至还想到了她喜欢的花草,想到了能一起看星星的露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