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的心瞬间像漂泊的船找到了港湾,彻底安定下来。他抬起头,眼神中最后一丝犹豫和困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却如同磐石般不可撼动的坚定。他的声音清晰地穿透嘈杂,带着一种宣告般的平静力量:“谢谢大家的心意,这份情,我和大黄,都收下了,也记住了。不过,”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清晰、坚定,如同山涧落石,“电影拍完了,我和大黄…是时候回家了。”
“回家?!” 粉丝们集体愣住了,脸上的兴奋和期盼瞬间凝固,被巨大的失落和难以置信取代,许多人眼中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甚至泛起了晶莹的泪花。
“嗯,回老家,周小庄。” 周振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个释然的、带着深切向往和无比温柔的笑容,那笑容仿佛瞬间融化了所有的冷硬,让他整个人都明亮起来,“山里空气好,吸一口都是甜的;水也清,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游鱼;天高地阔,一眼能望到山那头。大黄能在野地里撒着欢儿跑,追追野兔,闻闻不知名的野花,在溪水里打滚儿。我呢,习惯了那里的日子,扛着枪巡巡山,下河捞捞鱼,伺弄伺弄自家的几亩果园,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样的生活,踏实,自在,心里头…像被山泉水洗过一样,敞亮,干净。那样的日子,最是养人,也最是适合我和大黄这爷俩儿。”
他说着,粗糙宽厚、指节分明的大手习惯性地、无比温柔地落在了大黄毛茸茸的脑袋上,充满爱怜地揉了揉。大黄仿佛完全听懂了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份心意,舒服地眯起了眼睛,长长的睫毛覆盖下来,喉咙里发出满足的、低沉的咕噜声,像一台小型发动机。
它依赖地、用力地用脑袋蹭了蹭周振华的腿,尾巴也欢快地、大幅度地摇摆起来,尾巴尖甚至扫到了周振华的裤脚,仿佛在用全身的语言急切地说:
“回家!现在就回家!回到有风的山里去!”
这幅画面——铁汉如山,柔情似水;无言伙伴,心意相通;那份流淌在方寸之间、无需言语的绝对默契和对“家”的共同、迫切的向往——如同一股清冽甘甜的山泉,瞬间浇熄了粉丝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失落和不甘之火。
许多女孩捂住了嘴,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掉了下来,但这次不再是失望的泪水,而是被这份纯粹、这份羁绊、这份对宁静的执着深深打动的热泪。许多男粉丝也红了眼眶,用力地鼓起了掌。
“周哥…那…那你们还会再出来拍戏吗?就…偶尔?哪怕客串一下?” 一个带着浓重哭腔的声音怯怯地问,带着最后的希冀。
“周哥!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山里不比城里,早晚温差大,巡山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也千万照顾好黄哥!它可是国宝!”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上班族的中年男人红着眼圈,扯着嗓子喊道,语气里满是真诚的牵挂。
“周哥!黄哥!有机会…有机会一定要带大黄回来看看我们呀!我们会一直等你们!一直支持你们!” 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挥舞着手机,声音哽咽却洪亮。
“周哥!黄哥!祝你们回家一路顺风!永远健康快乐!在属于你们的山林里,做最自在的英雄!” 此起彼伏的、带着哽咽的祝福声响起,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深深的祝福。
在一片依依不舍的、带着泪水的祝福声和依旧执着闪烁的镜头中,周振华护着大黄,像一艘破开惊涛骇浪的坚固小艇,艰难却无比坚定地、一步一步地挤出了热情而混乱的人群旋涡。
他最终只匆匆买到了几样最急需的东西,带着一身被“热情”灼烤后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回到了那间如同临时避风港的公寓。
当晚,城市的霓虹如同永不疲倦的巨兽,点亮了夜空。周振华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依旧徘徊不去、举着手机拍摄的零星粉丝身影,沉默良久。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冯导,是我,振华。” 他的声音透过电话线,显得有些低沉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振华啊!这个点打电话,是不是被热情的‘黄沙’和‘铁军’们围追堵截得够呛?” 冯刚导演爽朗中带着关切的笑声传来,背景音似乎还有庆功宴的余韵。
“嗯…是有点招架不住。” 周振华诚实地承认,嘴角扯出一抹苦笑,“电影…很好,大家伙儿都特别喜欢…冯导,真心谢谢您。”
“谢我做什么!” 冯刚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骄傲,“是你们演得好!你和黄哥儿,那是把魂都融进去了!尤其是大黄,它简直就是天生的演员!不,它就是英雄本身!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黄…还好。就是这城里的热闹,太吵,太密,像…像进了笼子。” 周振华斟酌着词语,目光投向安静趴在他脚边、但耳朵仍微微竖起的大黄。
“想家了?” 冯刚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了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